三大变化夯实基础 稳扎稳打
——解读《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篇》
作为我省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日前已新鲜出炉。宁波各校的高三学生陆续领到这份《考试说明》,并作为重要复习资料进行研读。今年高考内容将有何变化?删减、增加了哪些知识点?试卷难度预计有何变化?考生如何有针对性地备考?从《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的表述上看,今年语文科高考命题基本方向是求稳。高考语文内容、形式、范围变化不大。
《考试说明·语文篇》由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各学科专家,依据教育部新课程考试大纲、浙江省高中新课程相关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浙江实际编撰,对今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考试内容、要求、形式作出具体解释,并以参考样卷的形式给出今年高考试卷的结构模式,包括题型、题量和分值。
可以说,《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篇》是每年高考的主要风向标,研究《考试说明·语文篇》,可以从中获悉今年高考语文科试题的变化,难度的大小,以及最后几个月的复习中,考生应该作些什么调整。那么,从《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篇》来看,今年高考语文究竟会有哪些变化?考生在高考复习时又该注意些什么?这可能是广大高三老师和学生目前最为关注的一个焦点。以下就《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篇》内容进行解读分析。
较之2012年的《考试说明》,2013年依然是稳中稍有变化。“考试性质”“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与2012年的表述一样。主要在“考试内容”这一块,有些表述与2012年不同,需要引起重视。
第一大变化是在“考试内容”的总说部分。2012年的表述是说考试内容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学科指导意见》确定内容,2013年则明确了考试内容的范围———《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并特意突出了“不超出”《学科指导意见》中规定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范围。
这几年浙江省的考试内容在呼应新课改方面都有所兼顾,今年这种表述则强化了与新课改的呼应。新课改的重要特色是选择性、自主性和探究性,《学科指导意见》对这些方面有具体的阐释,今年的高考命题可能会凸现这些特色。所以,在高考的复习中,老师要仔细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尤其要重视研究《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依托课本,明确知识点和能力要求,精心组织复习,让学生心中有底。广大考生要重视五本必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和《〈论语〉选读》相关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复习。
第二大变化是在“考试内容”的“现代文阅读”部分。2012年《考试说明》有“能阅读分析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鉴赏文学类文本”的说明,2013年《考试说明》删掉此句。删除这句话,表述更简洁,对此可以忽略。
第三大变化是在“考试内容”的“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开头一句。2012年的表述是“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理解经典文化论著,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而2013年则表述为“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正确解读”对学生而言,是更高的能力要求;对评卷者而言,也是评卷的更规范的尺度。评卷时,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评析,“言之成理”往往是一个宽泛的尺度;“正确解读”则不一样了,“正确”有确定的是非评判标准,遵循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所以复习时,老师应该做好引导工作,要求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看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学生答题时不能口无遮拦、天马行空。
浙江卷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这三块每年的高考卷上都有别材别趣。从样卷看,高考语文作文由原先的“人文”转向了“时政”,更加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文体看来应该以议论文为主比较适宜,考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