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

教学论文

学科建设 >>语文教研组 >>教学论文

红杏枝头春意闹

来源:陈隆升|编辑日期:2009-12-06 12:22:42|点击数: |发布:35

红杏枝头春意闹
——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一瞥
31510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 陈隆升
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共有15题,题型不同,风格各异,真是百花齐放,生机盎然,用“红杏枝头春意闹”来形容毫不为过。下面对此进行一番描述和分析。
一、选材分类
(一) 按诗歌内容分类
1、 咏怀诗7首:杜甫《江汉》(广东题)、李白《菩萨蛮》(浙江题)、晏几道《鹧鸪天》(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题)、王湾《次北固山下》(湖北题)、柳中庸《征人怨》(江苏题)、张籍《秋思》(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题)、朱淑真《秋夜》(福建题)。
2、 咏史诗2首:欧阳炯《江城子》(青海题)、杜庠《赤壁》(上海题)。
3、 咏物诗4首:宋祁《木兰花》(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题)、梅尧臣《东溪》(重庆题)、苏轼《红梅》(北京题)、苏轼《蝶恋花》(辽宁题)。
4、 咏乐诗2首:郎士元《听邻家吹笙》(湖南题)、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天津题)。
(二) 按诗歌体裁分类
1、 绝句4首:张籍《秋思》、朱淑真《秋夜》、郎士元《听邻家吹笙》、柳中庸《征人怨》。
2、 律诗6首:杜甫《江汉》、梅尧臣《东溪》、王湾《次北固山下》、苏轼《红梅》、杜庠《赤壁》、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3、 5首:宋祁《木兰花》、李白《菩萨蛮》、晏几道《鹧鸪天》、苏轼《蝶恋花》、欧阳炯《江城子》。
二、诗人分类
(一)按朝代分类
唐朝6人:杜甫、李白、王湾、张籍、郎士元、柳中庸。
五代1人:欧阳炯
宋朝5人:朱淑真、宋祁、晏几道、梅尧臣、苏轼。
明朝1人:杜庠
(二)按教材内外分类
教材内出现过的诗人:杜甫、李白、王湾、张籍、晏几道、苏轼。
教材内未出现过的诗人:郎士元、柳中庸、欧阳炯、朱淑真、宋祁、梅尧臣、杜庠
三、命题方式
1、赏析诗中的关键字词。一是要考生直接分析所提供的关键字词,如浙江题分析“玉阶空伫立”中的“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吉林等省题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的赏析。二是请考生找出关键字词进行赏析,如福建题请考生在“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二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三是比较同一句诗在两种版本中出现的不同的字的优劣,如湖北题就“湖平两岸失”中的“失”与有的版本写作“阔”进行比较;辽宁题就“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与有的版本写作“晓”字进行比较。
2、赏析诗句:如湖南题赏析《听邻家吹笙》绝句中的第四句“疑有碧桃千树花”;广西题赏析《鹧鸪天》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重庆题要求指出《东溪》诗中最能体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湖北题要求解释《次北固山下》第三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天津题要求结合《听蜀僧浚弹琴》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青海题要求赏析《江城子》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的深意。
3、赏析诗歌意境。福建题要求分析诗人在“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广东题要求分析《江汉》二、三联通过“片云”、“落日”、“秋风”几个意象形成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4、赏析诗歌写作技巧。山东等省题目要求指出《秋思》一诗中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上海题要求就诗歌的画线句子,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江苏题要求对“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进行简要赏析。全国卷(二)要求指出《木兰花》一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