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

计划总结

学科建设 >>语文教研组 >>计划总结

高三语文总结

来源:毛刚飞|编辑日期:2009-12-07 14:33:56|点击数: |发布:35

高三语文总结

鄞州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毛刚飞

[学期初拟订的教学的目标]:“完成高三第五、六册的上课内容,在高一高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在上课的基础上复习14册的内容,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备课组的互助团结合作精神,研究新的教学状况,提高教学效率,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尽最大努力在会考和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学期初拟订的教学设想]

一.强调课本意识

顾之川先生在杭州讲稿中说:“根据语文课程改革的精神,教材修订中贯彻了‘少做题,多读书’的主张。理由是,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大量的题海训练决不是办法;而惟一算途径是要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所以,对于阅读课文的练习,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精减,做到少而精。这些练习,注重引导整体把握、积累文笔精华,还注重课内外联系,进行拓展性学习。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少做题,多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阅读的内容可以分出几个层次,首要的当然是课文,要对教科书中所学课文烂熟于心,该熟读的熟读,该背诵的背诵,决不含糊;其次是阅读与之配套的《语文读本》,这些文章的编排大都是有针对性的,与课内某些阅读课文相照应,熟读这每一册的几十篇文章,也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积累;最后是课外阅读,包括名著名篇、当代文学、文化及其他综合性权威刊物,甚至各种报纸等。总之,凡是有品味的,有利于增加文化知识积累的,都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阅读。”慈溪中学特级教师黄孟轲老师也曾在奉化中学说他每个学年最起码要印给学生60篇文章,而没有去做那些内容差不多的习题,结果他的高考照样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想他们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高三教学仍然要紧紧地围绕着教材来进行,教学中不能淡化教材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还是严格地根据大纲的要求,扎实地完成有关的课文教学。高三阶段是在高一、高二的基础上学习文化内涵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现代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可以说那是对前两个学年的深化。如果不重视教材,那么整个体系的完整性就不能得到体现,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那种化大量时间在练习上而淡化课堂教学的做法我们认为完全是不可取的。我们仍然要结合课本和读本,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活生生的材料,在让他们体悟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另外我们仍然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每周一次的阅览课一定要好好利用。要随时印发一些比较短小精美的散文或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时文让学生品读,“腹有诗书气自华”,惟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也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二,要善于联系原来的课文内容。

当然高三教学一定要联系高一高二的教学,我们可以把相关的知识串联在一块儿,例如上第六单元的《孟子》选读,我们学习了单元后,完全可以把这个单元和第一册有关先秦散文联系起来学习,不但复习了旧的知识,而且使我们对孟子的作品和思想有了更好的把握,我们同样可以把孟子和孔子、庄子、荀子的文风和思想加以比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第五册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和《孔孟》,那么我们会更好地把握文章,同样对原有的知识会有更好的理性的把握。再如,我们读《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我们除了了解课文的有关知识外,有必要结合第三册的中国古典小说,第四册课本和读本中

所涉及到的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唐李朝威的《柳毅传》,明代话本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还有《失街亭》和《智取生辰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黛玉进贾府》《促织》,使得学生对小说的发展有了更好的把握。再如,阅读第五单元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我们有必要联系第三册的诗歌单元,学习第三单元的《阿Q正传》有必要把它和第四册的《药》和《祝福》一起阅读,阅读第四单元的外国现代派小说有必要和第四册的外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联系起来,也正是在这样的不断联系的教学中,学生温习了原有的课文,而且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新课文。同时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将更加活跃,而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