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

教研活动

学科建设 >>语文教研组 >>教研活动

〈雷雨〉听课手记

来源:毛刚飞|编辑日期:2009-12-01 19:11:01|点击数: |发布:35

〈雷雨〉听课手记

毛刚飞

上午第二节课,听了组内一位年轻老师的课,上的课文是<雷雨>,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应该说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我认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一个教好的切入口. 课前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叩问周朴园的心灵旅程--<雷雨>片段赏析.有这个意识很好.上一堂课最重要的就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而这些教学内容应该是有一个大主题切入的,应该围绕着这样的一个主题分几个问题步步推进,这几个问题应该是一环扣着一环的,应该呈现阶梯.当然,用一句话加以切入,需要执教者对课文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过程,应该了解课文的许多外围的知识.课前,我也建议她先看了<雷雨>全书,参考了相关人物对作品和主人公的评价.在这个基础上她从文本中跳出,以一个视角深入,应该说这样的备课才算是真正的备课.备课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文,备课只有在更广的背景中才能够对文章有个教好的了解.当然,这里最重要的是,多看书,多钻研教材,但愿在以后的教学中她也有这样的意识.

 二是问题的层次和阶梯性. 这堂课是围绕着几个问题步步进入的.一是你对周朴园的初步印象.二是周朴园是如何对待鲁侍萍的.三是鲁侍萍被赶出周家到底是谁出的注意,赶出以后,周朴园做了些什么事情.四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实?五.鲁侍萍和周朴园之间的相认经历了哪几个拉锯战.六.相识之后又是怎么解决的?这中间又克服了哪几个障碍?七.在以上的阅读中,你再来说一下你眼中的周朴园是什么样的角色.应该说这几个问题都围绕着核心问题,并且都能扣住有关的语言逐渐地让学生走进文本,去叩问周朴园的心灵世界.

三是能够结合课文对周朴园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 在以前的解读中,对周朴园的理解更多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更多的认为周朴园是一个相当自私\虚伪的资本家.当然现在教师在阅读的时候早已没有了这样的认识,但是如何结合全文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周朴园的性格,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立体的圆形的周朴园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我听过一堂市创新课比赛,他也讲到了周朴园的人性的方面,但我听了以后,觉得他只是概念化地理解,没有结合语言,没有结合全文给同学一个具体的感知.而今天的这堂课除了细读节选的文本外,还能结合全文加以印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