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

教研活动

学科建设 >>语文教研组 >>教研活动

有关写作教学的讨论

来源:毛刚飞|编辑日期:2009-12-01 19:07:21|点击数: |发布:35

有关作文教学的讨论记录

讨论人:陈尚余 王剑虹 黄宏武 毛刚飞 李仁国 周安民 赵盛成 袁伟望 周武君

记录人:毛刚飞

讨论时间200978日上午

陈:现在很多学生不怕写随笔,但不愿写作文,尤其是命题作文。语言枯燥、思想贫乏是常见的问题,作文教学始终摸索不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体系。没有写作课程,没有写作教材,写作教学的评价标准也很模糊。高中的写作教学跟着高考走,初中教学跟着中考走。写作教学的系统性基本没有,几乎是一个空白。王栋生、毛荣富等人或许有协作秘诀,但是我们难以学到。我觉得高一高二的时候重在积累,积累语言、素材,积累思想、情感;高三写作教学重招式和技法。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写作教学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王:我们曾经编过一套《高中作文实验教材》,我们自己觉得使用起来不很方便,作文教材的实用性有待加强。

黄:我们也用过王栋生的“新语文写作”教材,但只能用一部分,其他的难以模仿。我觉得写作教学中最重要的是随笔,学生的作文中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不要刻意去追求文采,只要有味道,就是好文章。

毛:我认为写作教学最主要的还是要多读书。我们这几年在高一高二时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写随笔,到高三的时候再对学生进行技法教学,而且高中三年确保每周有一堂阅览课,让学生在阅览室里自由阅读。我甚至想,我们完全可以在语文课里再让出一二节阅览课,其实这样完全不会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对作文教学肯定大有好处。

李:我一段时间编16页讲义,譬如说有关茶文化、慈善事业等。这样的话学生有兴趣,写作中也有东西可写。写作要解决两个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我们现在的写作教学存在着思维缺失的现象。什么时候该举例?该怎么样举例?举例和论点之间有什么关联?形象思维比喻论证的意义何在?这一切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论证,写作教学的实用性很小。

周:我主张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高一高二重阅读重积累,在读中成熟。我们还要积累生活,足不出户是不行的。一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写作教学才有出路。

赵:我们把作文定位太高,对学生要求太高。学生对生活悟性高,写作层次就高。悟性浅的人写不出好的文章,因此我们的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体验生活。美国教学很强调学生去研究。再者现在要强调作文文体教学,不少文章四不像,文体不规范。学生作文的水平高低同认识层次有关,总之一句话:我们的作文教学缺少生活这一“根”。

袁:现行的作文教材确实没有太多的实用性。我不怎么要求学生写大作文,我要求学生高中阶段出6本书,每本三万字左右,要学生自己去摘抄,他们不把这作为任务,而是一种爱好。其实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内化,这样慢慢形成一种氛围,三年通盘考虑,就会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周:我对新教材不很熟悉,这几年都在上高三。我觉得写作走向了一个极端,非常淡化写作知识技巧,我认为这是矫枉过正。学生的话题作文文体意识不能淡化,凭感觉走是不行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