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9年高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大赛于11月5日至6日在宁波效实中学举行。杭州市教研室分配给我校一个听课名额。经过一番曲折,我争取到了这次听课机会。
11月4日,在上完4节课之后,我乘上了杭州往宁波的动车,到达宁波宏远大酒店时已是晚上7点,师弟娄庆华在大厅里等我,陪我吃完晚饭后,回到大厅。见到了效实中学的张悦老师,张老师亲自参与接待并全程主持此次会议。报到后,领到会议资料,发现袋中有一个新书,原来是褚树荣老师的新作《何处是家园》,喜不自胜。后来又在大厅里遇到褚老师,我连忙拿出这本书,请他给我签名。褚老师有些难为情,因为我知道他向来是一个低调的人,不事张扬,签名的事儿他是不太愿意的。我记得在04年的时候,第一次见到王荣生老师,我拿《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请他签名,他说,我还未到名人的程度,“无情”地拒绝了我。记得当时,我非常懊恼,毕竟是被人拒绝嘛。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王荣生老师的感情,这次被拒绝的经历,让我看到了王老师的低调与“冷然”。而褚树荣老师同样低调但还是勉为其难地为我签了名,这让我在欣喜之后有点儿懊恼起来:褚老师违背自己的心只为不扫我之兴,我真是自私。不过,从中我还是感受到了褚树荣老师的真诚与热心。
晚上住在世纪盛业大酒店,同室的是丽水庆元中学的沈老师。沈老师说,他从家里出发到宁波要辗转坐7个多小时的车。我非常感慨,同时也生出一种敬佩之情。沈老师还说起自己的经历,他说自己在庆元三中做了一年的校长,但自从当上校长后,他发现自己觉睡不好了,饭吃不香了,每天都沉在各种杂事琐事与应酬中,你不想抽烟你得抽,你不会喝酒也得喝,你不愿吃的饭不得不去,每天想着的是学生的在校安全与分数,一年下来,自己瘦了几十斤,最后痛下决心,辞职不干了。于是在校长任上一年后,他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岗位上。
夜深了,翻开褚树荣老师的《何处是家园》,读着充盈着思想与灵魂的文字,我沉入其中,如坐春风。偶尔抬头眺望窗外,宁波的夜空是那样的安详。每个人的一生面对的都是一场旅行,你要独自行走在前方漫漫的未知之路,因而这场旅行注定是孤独的,但是,有这样的文字相伴,你便会明白,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尽管是睡在舒适的酒店,但我还是辗转于床,难以入睡。尽管人都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但一旦在外,你又难以抑制内心深处都家的留恋。
第二天凌晨5点就醒了,起床拉开窗帘,天边朝霞已现,太阳还躲在东海的地平线之下不肯出来。冬日的晨光被清晨的薄雾笼住,空气清新。吃完早餐,便来到宏远大酒店前坐车统一前往效实中学,上车时遇上师妹水小琴,她与同事吴巧阳一起来听课。
这是我第二次到效实中学。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是在06年一个下雪的日子,我当时研究生毕业找工作来到这里,向校长章才根先生投递简历。尽管我是如此地喜爱这个对自己来说非常亲切的校园,然而,最终我与效实没有缘分,当时学校不招人。很喜欢效实周围的环境,门前是一条清澈的内河,河边是蓊郁的夹竹桃树,水与树相依相偎。走在洁净的林间小道上,望着效实朴素的大门,你无形中会感到一种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此次课堂大赛放在中山厅。走进中山厅,舞台两边的对联吸引了我:“内修自身,弦歌谱雅意,外结贤友,清音傳华章。”在当下的校园,缀之以对联的活动场所还真是少见了。我因为到得早,所以抢到了第二排的位置,前排就座的是地市教研员。代表入场时间比较长,一个只能容纳400多人的报告厅最后通过加凳子挤下了700多人。真是济济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