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校务办【记者团 撰稿 杨洢欣 摄影社摄影】|编辑日期:2017-11-28 14:34:17|点击数: |发布:孙琳
11月23日18:00,我们有幸请来了鄞州中学90届校友傅丽博士,也正是她带领着全体高二同学走进了纳米材料的世界。
首先,傅丽博士向我们分享了她的求学经历以及之后的工作经验。傅博士曾就读于鄞州中学,后考入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硅谷和上海从事材料和半导体设备的研究工作,目前在香港从事新材料应用行业。她丰富的经历使在场的同学们感到惊叹和由衷的敬佩。
接下来即进入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傅丽博士用她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向我们讲述了芯片的制造流程,当她讲到“制成一片芯片大概需要300道工序”时引起了场下一片轰动。她同时激励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在这一空白领域做出一番成就。傅丽博士现在从事的是电池材料的研究,她向同学们展示了大量有趣的纳米级材料并一一做出了解释,这甚至没有头发丝粗的纳米在她口中竟都有了用武之地,这十足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也激发起了其中一大部分同学对新兴材料的兴趣。可以说,这是打开同学们在材料学领域的大门。
电池可分为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其中手机中常用的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则均属于后者,但最令人耳目一新的还要数傅丽博士为我们带来的“flexible beterry”即可折叠电池,顾名思义,这款电池的最独特之处正是在于它的可折叠性,它特殊的材料构造使得它可应用于服装、手表表带等特殊领域。可弯曲、可裁剪而不消耗能量的优点使它从种类繁多的电池中脱颖而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正是傅丽博士的团队正重点研究的模块。相信她一定能够和团队一起将可折叠电池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傅丽博士的优雅气质,她不凡的谈吐以及较高的专业素养折服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所有人都静静地听她在台上尽情挥洒激情,同她一道探索着纳米材料的奥秘,直至演讲结束仍意犹未尽。她平静似水的语调却蕴含着一股力量,这力量将伴我们不断学习,伴我们求知钻研,伴我们不懈坚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