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处

教科研

部门主页 >>教科处 >>教科研

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来源:李文|编辑日期:2009-12-02 15:18:11|点击数: |发布:33

在学生的随笔中经常有这样的疑问:文言文既不能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也不能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更不用它来进行各方面的交流,我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之乎者也”,好像不学也是可以的。
到底是什么导致学生有这样的感受?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承担着授业、解惑任务的教师因为他们没有向学生讲解文言文的社会功能,学生不懂得自己为什么要学文言文。
二、教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力度不够,即不够重视文言文教学,也未找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案,致使学生对那种老套的教学手段毫无兴趣,更谈不上自己去主动的学。
三、学生自己重视不够,认为文言文离现在太远了,现代人又不说文言文,学了没有益处。
四、文言文教学只停留在翻译和背诵层面,没有互动,没有激情,更加没有高度。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首先要转变文言文教学的观念,明确新的教学重心。
转移文言文教学的观念,就是把教学的视线从翻译课文、学习文言现象、分析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转移到文化教育上,以文化教育为重心。因为如果将教学的重心放在翻译课文、学习字词句上,文化教育、思维训练就会湮没在整个翻译过程及译文中,学生对它们毫无印象,更谈不上发散思维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点拨式的词语教学带动整个文言文的教学,思想内容把握即可,写作特点点到为止,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课文带给学生怎样的思考、如何落实文化教学这一目标上。如果确实有能教育学生、提高学生认识的思想内容及匠心独运、能启迪学生心智的写作特点,可做精当分析。至于字词方面,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又可通过日积月累逐渐培养起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其次,让学生来把握文言文教学的进程。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把学习的“要领”“注意事项”——譬如文言以单音词为主、古今词义有变化、古今语序有不同;古人说话、写文章言简意丰,态度谦恭;古人文章中常用通假字,文章中的语气、语意常常借助虚词来表达等等,给学生讲清,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品味,从而把握规律,获得文言文阅读的能力。比如,可以让学生在结合注释,自读提示的基础上,自主把握大意,阅读并抄下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来解答各自在阅读过程中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在基本理解大意的前提下,自由地进行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通过反复的诵读,使学生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语调,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思想与感情来。因此,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真正得到体现,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求取知识、训练技能的天地。
再次,挖掘教材特色,寻找“动人”之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缺乏主动性,特别是那些在文言文学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但效果总不够理想的学生。面对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作为教师必须要去培养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注意利用教材的情感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深入开掘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很有益处。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挖掘此文对人际交往进行一次教育,也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让他们谈谈对此文主人公的看法,进而谈谈他们是怎样认识谈话艺术和人际交往的。教师还可以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激发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如在上《鸿门宴》一文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讲故事,开展课本剧汇演等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理解课文内容。在活动中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并与同学们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
另外教师自身也应通过自我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染学生,逐步形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融入到古人的智慧中。在上《项脊轩志》一文时,为了能让学生体会归有光在寂寞凄凉的时光里回忆起家中诸多往事,见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的心情,我将课文内容概括为“一间(破屋),(两)种情感,(三个女人)”:一间破屋(旧南阁子也)就是指项脊轩,两种情感在第二段上写了“喜”与“悲”,三个女人指的是自己死去的三个亲人。在对“一间破屋”和“三个女人”解读当中,体会“两种感情”。在母亲的扣门声里,在祖母的喃喃自语声中,在妻子种的枇杷树摇曳的身影中,学生读懂了这间又小又漏又暗的百年老屋,所见证的人事变迁,读懂了归有光的绵绵哀思,更读懂了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要珍惜亲情,要学会感恩!又如在《归去来兮辞》一文的教学中就要在充分发挥教材的美感作用的同时,辅之教师得当的教材处理和动情的朗读引导,恰当而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这样才能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情感的圣境,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
最后,要注重学生文言知识的学习与文言能力的培养。文言知识教学要“精要、好懂、有用”。精要,就是抓基础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好懂,就是深入浅出,让学生好接受、能消化;有用,就是学以致用,实用,能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文言能力训练要“务实、得法、有效”。务实,就是扎扎实实训练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培养实实在在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得法,就是根据学生语文能力实际,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有效,就是要讲究效果,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归宿,也是检验文言文教学得失成败的标准。在课堂上老师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在落实字词句及文言句式的同时还注重训练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质疑、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能力,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以上是我结合自身教学得到的一些小感受,相信我们如果能晓之以理,教之有据,文言文教学辉煌的明天就会和我们握手,学生也能和我们的“之乎者也”交上朋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