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教科研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三大战略中努力推进学校的“科研强校”,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服务,为教师的全面发展服务,全面推动了群众性教科研活动的开展,繁荣学校的教育科研事业。
一、抓科研队伍建设,培养学校科研骨干队伍
本学期初,学校教科处紧紧依靠学校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调整、充实了学校科研队伍,建立了以教研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为核心、全员参加的一支力量较强的学校科研队伍。
二、做好科研规划及课题申报工作,促进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本学年度,学校共确立一项省级立项课题,三项市级立项课题,二项区级立项课题,十项校级立项课题,从而构建了课题的三级管理网络。《崇尚科学 弘扬人文 发展个性—重点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被立为浙江省2005年度规划课题,《中学数学愉快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等二项课题被立为市级教学教研立项课题,《高中生学习与健康问题的研究与实践》等十项课题被立为校级立项课题。《鄞州中学学生发展性学分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作为省级立项课题开展非常有序,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成绩特出。宁波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公布前已经公示:《以人为本和谐管理--重点中学学校管理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荣获宁波市对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依托实验 ,注重探究”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荣获三等奖。学校化学、现代技术、政治、历史等四学科主编了《创新教育在鄞州》一书,语文、物理、地理等三门学科参编了《创新教育在鄞州》一书,该丛书已即将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推动学校群众性教科研活动的开展
教研组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与教学的联系更加紧密。现在教研组,基本上组组有课题,通过推广先进经验,上研究课,学习新理论等形式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2004年11月参加了《创新教育在宁波》征文比赛活动,其中陈隆升老师的《广义知识视野中的古典诗歌鉴赏教学》荣获宁波2004年创新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吴微君老师的《英语阅读理解100篇》(主编)荣获2002-2003年度华茂教育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4学年第一学期,我校全体教师在CN教学期刊上发表的教学论文共33篇,特别提出的是我校王红元老师主编的散文集《心灵牧歌》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史定海老师主编的《新课标新实验—初中化学》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另外有9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学科教学论文比赛中获奖,主编或参编各种教学书籍共6本,在报刊上发展散文等文章30篇。
四、继续开设“教师论坛”与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研质量和水平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水平,教务处、教科处组织了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进行系列教学研究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等探索活动。本学期共邀请5位本校教师,介绍他们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并聆听了2位老师进行的精品论坛。全体教师受到了一次先进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普及教育,掀起了一轮学习新课程理念的高潮,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五、搞好编辑发行,促进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经验交流,丰富了师生的学习生活
本学年度共完成《教科研》杂志一本,共有60篇教学论文在校刊上发表,教科研(2004第二期)被评为2004年鄞州区教育科研杂志一等奖,这加强科研的成果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六、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本学期,学校被评为鄞州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单位。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课题研究的结构还不尽合理,且课题研究的普及程度还不高。
二、教师的论文写作与发表、课题的立项等较集中,群众性的普及参加还不是很高。
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