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源于生“动”
来源:王红元|编辑日期:2011-04-14 08:23:46|点击数: |发布:70
4月13日下午,“基于‘学习观察’的教学行为改进案例交流会”在我校科学馆演讲厅举行,体育组张成、现技组张海萍、史地组杨建标三位老师进行了案例交流。
张成老师题为《“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的教学案例,从“让病弱学生‘动’起来”、“让外向学生‘静’下来”、“让内向学生‘热’起来”、“让突发事件‘顺’起来”四个方面,结合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阐述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如何考虑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他巧妙地比喻,“内向”学生相当于房子的基石,数量多、面积大,教学过程中倘能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整体会比较顺畅、稳定;“外向”学生相当于房子的外装修,风格多种多样,(高层、小高层、复式的、联排式的、别墅等)有了这类学生,相当于给课堂加入“调味剂”,常使高潮迭起;而“病弱”学生相当于房子的门窗,关注这类学生,不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还打开了学生心里的“门窗”,使课堂教学更加完整;而“突发”事件相当于我们房子的内装修(现代的、简约的、欧式的等),能激发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提升教学的内涵,增加教学的艺术感,处理好“突发”事件无疑给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张海萍老师题为《有效案例,有效课堂》的教学案例,在致力于解决“结构与功能”部分的教学因教材内容设计编排不当给学生带来学习困惑的问题,做了有益的教学改进尝试。她从“案例引进”、“内容呈现的方式”、“内容间的逻辑顺序”三个方面来谈教学改进策略以及改进后的实际效果。“引进新的案例”,拓展教学素材,增加多样、趣味、新颖、更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趣。“改变课件呈现的形式”,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强化逻辑顺序,在内容呈现上按实物、视频、图片、文字的顺序,通过图片配以旁白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使教材内容更具说服力。
杨建标老师题为《有效源于生“动”》的教学案例,具体讲述三个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实例:“观察法,让学生画一画”,“角色法,让学生说一说”,“表演法,让学生演一演”,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将学生与所学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产生更好的互动,不让学生游离于知识之外,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