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处

新课程

部门主页 >>教科处 >>新课程

宁波市鄞州中学美术学科课程方案

来源:汪纪苗|编辑日期:2006-11-02 19:12:16|点击数: |发布:33

一、课程目标
美术学科教育是传递美术文化与育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备促进学生的感知力、观察力、表现力的发展以及开发学生思维与创造力等等的多种教育实际功能。在美术教学的具体实施中,要在把握“新课程标准”核心精神的前提下,科学建构教学内容模块的框架体系,同时在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审美个性、审美情感和人文品格的教育培养,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使之更为贴合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素质发展的需要。
针对学生培养,是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的。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探索表现技巧;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1、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美化生活。   
2、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和探索美术某一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术学习的成果;通过以视觉艺术为主的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二、课程内容介绍
教材内容五大模块系列的关系示意图

1.美术
鉴赏 学习
内容 从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美术与政治、美术与经济、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认识美术的价值和作用 鉴赏中外优秀的传统艺术作品、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美术作品。 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
活动
建议 用美术术语描述以及通过造型、表演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途径收集与美术相关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并运用于鉴赏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并写出考察报告。
学习
标准 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知道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描述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2.绘画
•雕塑 学习
内容 绘画: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绘画、雕塑作品,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感受和认识形体的明暗、虚实和色彩的冷暖以及空间等现象,通过绘画活动,学习和运用比例、构图、明暗、透视和色彩等知识。
雕塑: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选择具象或抽象的绘画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
活动
建议 选择学习中国画、素描、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版画及卡通等绘画类别中的某种基本技法、表现形式,并进行创作实践。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 认识雕塑语言、类型和制作方法,选用泥、石膏和木等材料进行创作实践。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
学习
标准 积极参与绘画或雕塑造型活动。恰当地使用绘画或雕塑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灵活地运用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或雕塑语言和相关技法,创作一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作出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一个绘画或雕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3.设计
•工艺 学习
内容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设计、工艺作品,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设计基础、视觉传达设计(标志、招贴画等)、工业造型设计(服装、生活用品等)和环境艺术设计(室内、展示、校园等)中选修一种或数种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印染、编织、刺绣、陶艺、装饰画等门类以及竹木、石、贝壳、金属、塑料和各种废旧物品等材质的工艺制作中选修一种或数种内容。
活动
建议 学习根据实用功能和审美要求进行有创意的构思和设计的方法,感受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美感特性,了解各种工具的功能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进行设计或工艺创作实践。 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本操作方法,初步认识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的基本过程。 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参与综合性设计项目的活动。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
学习
标准 能积极参与设计或工艺活动。恰当地使用设计或工艺的术语,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了解设计基础和主要设计类别的常识和基本技法,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灵活选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各种工具和加工方法,根据功能和审美的要求,有创意地完成一件以上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作出评价。在设计与制作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耐心、专注和计划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一个设计或工艺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4.书法
•篆刻 学习
内容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书法、篆刻作品,学习和了解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通过观摩、分析和临摹等方法,了解传统的笔法、章法、篆法、刻法等技法及表现形式,并进行实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
活动
建议 使用不同的毛笔、刻刀等工具以及宣纸、刻石等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书法、篆刻作品。
学习
标准 积极参与书法或篆刻活动。恰当地使用书法或篆刻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古今两件以上的书法作品或篆刻作品。识别三种以上的书体,例如楷书(颜体、柳体、欧体等)、行书、隶书等,或篆刻的风格特征,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初步掌握一种书体的书写规范或篆刻的一般技法,创作两件以上的书法或篆刻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书法作品或篆刻作品作出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之中,学会处理一个书法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5.现代媒体艺术 学习
内容 摄影、摄像,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用美术及相关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活动
建议 根据某一题材(如风景、人物、花卉等)进行摄影、摄像活动。 根据某一主题或社会热点问题编写脚本,并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 选用一种或几种计算机软件,如用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等进行平面绘画创作或设计;用Flash等进行动画设计,或用3Dmax、AutoCAD进行三维立体设计。 选用FrontPage、Dreamweaver等软件设计并制作网页,进行传播和交流。配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拍摄、收集各种素材、资料或案例,并作为研究性学习最终成果的展示。学习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电脑绘画与设计。
学习
标准 积极参与现代媒体艺术活动。恰当地使用美术及相关的术语,从观念、创意、制作技巧等方面,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了解相关的现代媒体设备和器械的基本特点,并能独立操作现代媒体设备和使用相应软件。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加以记录或表达;充分利用图像资料库和网络资源,有创意地完成两件以上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作出评价。理解现代媒体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运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表达和展示之中。



三、教材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