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处

新课程

部门主页 >>教科处 >>新课程

宁波市鄞州中学历史学科课程实施方案

来源:汪纪苗|编辑日期:2006-11-02 19:10:51|点击数: |发布:33

一、 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问题、重要历史人物和各种历史现象的学习,使学生达成下列目标:
(1)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2)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命运。
(3)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4)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解决问题。
(5)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课两种,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组成。(参考下列课程内容结构图)

    历史必修Ⅰ(含9个专题)
必修模块 历史必修Ⅱ(含8个专题)
历史必修Ⅲ(含8个专题)

高中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9个专题)
历史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含7个专题)
选修模块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6个专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6个专题)
探索历史的奥秘(含7个专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含6个专题)

三、教材分析
高中历史新课程较有权威的版本有四个: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大象版。我校根据浙江省统一要求采用人民版教材。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以《课标》为依据,在引导学生完成历史知识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过去教科书往往在历史史实的表述后,将其历史作用、历史意义总结成若干要点直接呈现在教科书中,但是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和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不是看教科书中结论性文字就可以理解的。学生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在历史课程上就是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了解一些史实,利用一定的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人民出版社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就尽量使书中不出现结论性的表述,而是选编典型的、学生易理解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图片,设计一些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人民出版社设计了全新的教材结构,这套历史教科书在紧扣《课标》的基础上,较大力度地对原有高中历史课程内容进行了新的整合,从必修和选修两个层面,以专题的形式重新建构符合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材体系。课文分为正、副文的形式也是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设计新颖独特之处。课文的正文部分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内容,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一般设有3-5个子目。该套教科书的正文部分语言生动活泼、浅显易懂,并且全部使用“大字”而没有采用“大小字”结合的方式,目的是使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能够连贯起来,知识的获得也连贯起来,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科书配有大量精选的历史图片,丰富了教科书的内容,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容,培养学生学会看图表,使学生逐渐形成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副文是指除正文之外的课文内容,在教科书中设以边框,包括“资料卡片”、“学习思考”、“知识链接”、“史学争鸣”等栏目。副文的设计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帮助学生学习正文内容,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潜能。专题下内容不以“课”而以数字排列,有利于教师灵活地组织教学。
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为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空间。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仅把教师看作是教学资源的利用者,没有作为教学资源的一种来开发和利用。而这次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给教师的教学很大的自由,课文中很少出现结论性的文字,而且编写了最基本、最重要的历史知识,很多内容需要教师结合自己已掌握的教科书外的知识丰富历史教学,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发挥自己的特长。教科书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学习不拘泥于课本,尽可能到教科书外去获得知识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多动手,自己解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新教材也存在很多弊端。如知识系统不完整,同期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跳跃性大,专题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学术化明显 ,学习难度大;各模块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中外时序上的双重编排,不利于中外史的横向比较等。

四、课程设置
高中历史课程由9个课程模块构成,3个必修模块(必修历史Ⅰ、必修历史Ⅱ、必修历史Ⅲ)和6个选修模块(历史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一)必修模块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重要的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其中历史Ⅰ侧重反映中外政治领域的重要知识,包括9个专题;历史Ⅱ侧重反映中外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包括8个专题;历史Ⅲ侧重反映中外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内容,包括8个专题。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
(二)选修模块
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选择学习的内容,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选修课程共分为六大模块,共41个专题,分别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鄞州中学2006——2008学年学生高中历史课程设置表
编号 模块名称 必修/选修 学分 主要预设对象 三年中第几次开设 开设时间 任课教师
1 必修Ⅰ 必修 2 1
2
3
2 必修Ⅱ 必修 2 1
2
3
3 必修Ⅲ 必修 2 1
2
3
4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选修 2 1
2
3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 2 1
2
3
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