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汪纪苗|编辑日期:2006-11-02 19:05:16|点击数: |发布:33
宁波市鄞州中学是浙江省首批办好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也是浙江省首批验收通过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学校一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形成了“崇尚科学、弘扬人文、发展个性”的办学理念,在研究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学分制的评价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经验。浙江省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作为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成效显著、办学资源丰富、师资水平较高的重点中学理应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并在实施新课程中起到示范作用。
现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省教育厅《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订高中新课程的学校实施方案。
第一章 组织机构
1.1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兼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兼任副组长,其成员有:校长室成员、各处室主任等。
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制订课程改革策略,审议课程改革方案,发布课程改革信息,协调各工作小组。
1.2课程改革研究小组
课程改革研究小组由分管教科研副校长兼任组长,校教科处、教务处主任兼任副组长,其成员由教务处、教科处、德育处相关成员,各教研组长和学校聘任的学科资深教师。
课程改革研究小组的职责是起草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研究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3课程改革执行小组
课程改革执行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校长助理兼任组长,教务处、教科处、德育处、信息中心相关成员任副组长,其成员由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教师构成。
课程改革执行小组的职责是具体实施学校的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开设等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学分的认定。
1.4课程资源保障小组
课程资源保障小组由后勤副校长兼任组长,总务处和信息中心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总务处、现技组、图书馆、教务员等相关成员。
课程资源保障小组的职责是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后勤保障,优化现有资源,开发校外资源。
1.5学分审定复议小组
学分审定复议小组由校长兼任组长,教学及德育副校长和校长助理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务、教科、德育处负责人及学科骨干教师组成。
学分审定复议小组的职责是审定学分,对学生提出的学分认定异议进行复议。
第二章 课程设置
2.1课程目标
教育部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提出的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2.2课程理念
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有:
? 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 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
? 重新认识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
? 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 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
2.3课程设置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学习领域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科目
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3)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具体设置如下:
表1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模块设置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 选修I
A B C
语言与文学 语文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必修4
必修5 《论语》选读
外国小说欣赏
语言与文字应用 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英语:选修8
选修9 未列入ⅠA、ⅠB的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其它选修模块
英语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必修4
必修5 选修6 选修7
数学 数学 文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必修4
必修5 选修1-1
选修1-2 选修3-1
选修4-4
选修4-5
理 选修2-1 选修2-2
选修2-3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文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必修4 经济学常识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思想政治:生活中法律常识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历史: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地理:旅游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理
历史 文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理
地理 文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4城乡规划
选修6环境保护
理
科学 物理 文 必修1 必修2
选修1-1 物理:选修1-2
选修3-3
化学: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生物:选修1
选修2
理 必修1 必修2
选修3-1 选修3-2 选修3-4
选修3-5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