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鄞州日报|编辑日期:2010-06-10 09:07:42|点击数: |发布:45
两天半的高考已于昨天结束,不过本可放松身心的家长和考生又面临新问题:等待发榜、填报志愿的两周时间里,家长和考生该如何自我调节呢?就此记者采访了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已25年的宁波市康宁医院院长、市心理咨询中心专家胡珍玉。
放松减压没错,过度就错
一考完,自我放松减压是没错的,但有些考生会过度放纵。当然,最让人担忧的还是那些自认为考“砸”了的考生。“这次考试的内容我都没有复习到,没发挥好,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懊悔、沮丧情绪总是在这段时间里影响着他们。
除了考生,家长的心态也可能出现问题。尤其是在孩子没考好的情况下,部分家长会抱怨,会对孩子说 “我为你高考操了多少心,你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之类的话,这更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换位思考,切忌责备管教
孩子本身有压力,家长再给他们施压就不对了。家长应该与孩子换位思考,高考生都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过多的责备和管教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等待成绩公布的这段时间,家长要多倾听多理解多陪伴孩子,如果他们更愿意向同学、亲戚倾诉心中的苦闷,家长也不要过多阻拦。
但是,对于出现较为严重的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的考生,还是建议他们去医院心理咨询,由专业医生来解开人们的“心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