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处

家长学校

部门主页 >>德育处 >>家长学校

隔代教育要扬长避短

来源:王艳萍|编辑日期:2010-03-08 08:50:32|点击数: |发布:45

  案例:水火不容的双胞胎

  刘宇驰和刘宇骋是一对聪明、伶俐的孪生兄弟。他们2岁4个月了。

  在幼儿园亲子班报名那天,我看到奶奶领着一个叫刘宇驰的小男孩来报名。他们刚刚离开,又有个老爷爷领着这个小男孩回来了。我猜一定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又回来咨询。可是爷爷却说:“我是来给刘宇驰的弟弟刘宇骋报名的。”我很诧异地问:“双胞胎报名为什么不一起来?”只听爷爷苦笑着说:“没办法啊!这对孪生兄弟水火不容,我和他奶奶只好分开,一人带一个。”

  开学后的一天,我在班上组织了亲子游戏《玩具大家玩》。孩子们特别喜欢,都被颜色艳丽的地垫和各式各样的玩具吸引,忘我地玩着。忽然,传来“哇哇”的哭声。寻声望去,弟弟狠狠地咬着哥哥的手,哥哥一边张着大嘴伤心地哭,一边把一辆汽车往怀里拉。站在一旁的爷爷、奶奶急得乱转。

  我赶忙冲了过去,强行掰开了弟弟的牙。只见,两排深深的血印留在了哥哥的手上。这时,弟弟一看闯祸了也大声地哭起来。我让爷爷、奶奶先把小哥俩分开冷处理一下。

  等他们安静下来了,我把弟弟抱入怀中,问到:“宇骋,你刚才是想帮哥哥的汽车加油吗”?宇骋赶快点点头,说:“我想帮助哥哥的汽车加油,哥哥不给”。我问:“你告诉哥哥要帮他忙了吗”?宇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哥哥的手留血了,疼不疼啊!”我说。“疼,以后我不咬哥哥了!”宇骋说。

  “我们去给哥哥说对不起,再告诉哥哥,他的车没有油了,咱们帮他加点油好吗?”可弟弟刚到哥哥身边,奶奶就喊:“宇骋不许过来,去那边玩”。哥哥赶紧又用双手捂住了汽车。我解围说:“宇骋要帮你的汽车加油”。弟弟拿着车走了,我又递给了哥哥另一辆车说:“这辆车也没有油了,你和弟弟一起去加油吧”。哥哥拿起了汽车找弟弟去了,为了安全我一直守护在小哥俩的身边。

  反思:隔代教育过于溺爱

  通过与爷爷奶奶的沟通,我了解到:孩子从小由老人带,因为怕他俩打架,所以总是把他们分开。在带孩子的过程中,爷爷、奶奶只重视生活上的照顾,忽视了孩子爱动手的特点。对孩子缺乏语言的引导,使孩子的生活中缺少游戏。

  心疼、爱护孩子是老人的天性。但是隔代教育,孩子很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胆小怕事不合群、性格内向、应变能力差;二是行为放纵、专横跋扈、难以管理。一些孩子,在家里是无法无天的“小霸王”,在外面却毫无独立能力,碰到问题只知道哭和撒娇。

  作为老人,在家庭教育中对自己应有正确的定位,既不能代替父母的位置,也不要做一个摆设。对孙儿,应喜爱,但不溺爱。要用自己丰富的阅历与经验教育孩子,而不能用旧观念影响孩子,更不能主观地以长辈的身份,用强权对孩子的父母加压。

  同时,老人也要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尽力协助孩子的父母实施早期启蒙教育,并尽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爷爷奶奶才能在隔代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有益于宝宝的健康的成长。

  策略:了解需求 注意引导

  对于兄弟俩的爷爷、奶奶,我给出了如下的建议:

  因为兄弟俩是双胞胎,彼此间会有心灵感应,家长最好不要分着带。如果老是粗暴地干预他俩的活动或者争执,强行将孩子分开,既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也易导致他们入园以后过集体生活不适应。

  指导老人了解宝宝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教育自我中心倾向较重的宝宝,首先要了解此阶段宝宝的心理需求,不要简单的给宝宝定性为“不听话”、“不乖”,更不要随意打骂宝宝。

  指导老人减少对宝宝强化式的教育。如果宝宝在与他人游戏的过程中出现了动手打对方的现象,老人要及时引导,以游戏的形式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要注意管理的度,既不要一味满足宝宝,也不能过分限制宝宝,要因势利导,尊重宝宝的合理要求,并对宝宝好的行为及时肯定、鼓励。

  另外,这个时期的宝宝更需要父母的关怀,宝宝的爸爸妈妈虽然工作忙,也应多抽出一部分的时间陪伴在宝宝身边,多给宝宝讲一些故事听。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