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仲启新|编辑日期:2010-01-09 08:40:31|点击数: |发布:45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许诺:只要期中(末)考试能每门考90分以上,就买名牌服装,吃麦当劳、肯德基,再就是出去旅游,甚至有的家长直截了当地把考分同奖金挂钩,平均分超过90分,奖励50元,95分以上奖励100元。还有一些家长,在假期里为了能拴住孩子的心,规定孩子每天要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只要完成,就给10块钱自己支配,也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奥数,许诺做一题奥数奖励2块钱。这些虽然能收到暂时的效果,但从长远看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首先是造成孩子学习目的的不端正。小学生对学习的目的性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当孩子对学习感到厌倦时,家长用金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形成为金钱而学习的错误动机。孩子自然以后学习中就会把学习与金钱挂钩。出现有钱就干,没钱就不干的错误思想。一旦因为有哪次没有考好,没有了金钱支撑,其学习也就失去了动力,学习成绩就会从此一落千丈。 其次是家长给了钱,学生有了钱就会滋生摆阔气、互相攀比的坏毛病。有的学生有了钱就带着同学去下馆子,买好吃的,或是逛商场,买好玩的,更有甚者,把同学带到电子游戏室、网吧潇洒一回,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是影响孩子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培养。如果孩子把学习就是向钱看齐,掉到了钱眼里,就会胸无大志,眼光短浅,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忘记父母的希望、学校的培养和社会寄予的厚望。必将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庸人。 所以说,用金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危害了孩子的身心,腐化了孩子的心灵,应该予以杜绝,应该采用正确的方法激励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一个孩子是否学习有积极性,重点取决于孩子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学习心态。作为我们家长,在孩子感到学习厌倦时,要和孩子一起寻找厌学的原因,同时要启发孩子去慢慢发现学习中的新奇之乐、发现之乐、追求之乐、成功之乐,当孩子体验到这些快乐时,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油然而生,同时,在孩子取得一点成绩时,家长要及时地予以表扬,鼓励孩子进一步努力,奖励要以精神为主,物质为辅,不能用金钱。物质奖励也要从孩子的学习生活实际需要出发,买一些学习用品、课外读物、工具书等,鼓励孩子再接再厉,创造更好的成绩。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