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编辑日期:2010-07-21 18:33:41|点击数: |发布:45
班级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对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做好班级工作,应当处理好“限制与引导”的关系。
一、限制——防微杜渐
“限制”即“全封闭”管理,以避免学生受校外不良影响,制定严格的措施以控制学生各种越轨行为。采取“限制”的方式,减少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 。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气候”,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例如:班上有些同学经常放学后不按时回家,有时上网吧打游戏,有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学抽烟或打架,无心读书。根据上述现象,我与家长联系并商定:放学后家长亲自到校接孩子回家,并做好离校和到家记录,发现问题,老师、家长互相配合及解决。这样,学生进网吧或与坏人接触的机会少了,犯错误的可能也就减少了。
二、引导——晓之以理
光靠“限制”是不行的,限制多了,时间长了,容易使学生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另外,也会扼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们又要“引导”学生。
“限制”与“引导”必须结合起来,以“引导”为主,以“引导”为前提,才能使学生改正缺点,积极向上。培养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如何引导学生呢?儿童心理学专家朱智贤说:“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常与行为品德有关。”不从根本上抓品德教育,就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对无心读书,上网吧,与不良的人在一起的学生,除了采取“限制”主要还是“引导”。
首先,多关心他们,善于发现他们优点,稍有进步就给予表扬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让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其次,利用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勤奋学习等感人事例来激励他们积极向上。再次 ,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第四,他们犯了错误,不要一味的指责、训斥,更不要有意疏远他们。而是要以亲切和蔼、心平气和地待他们,以情动之。例如:班上小吴同学性情暴躁、易冲动、贪玩,学习成绩差,常在校外打架,被打学生的家长不是找该生的父母要赔偿,就是找学校要求老师严厉批评该生,惹下许多麻烦。为了让该生改正缺点,成为一名好学生,我常与他谈心,告诉他,父母为一家的生计,操心劳累,做儿子的要孝顺父母,为父母排忧解难,不能让父母操心。另外 ,跟他讲英雄人物事迹,帮助他理解“英雄主义”,让他切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平时关心
和辅导他的学习,让他体会学习进步的快乐。这样既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又让他提高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端正了他的行为品德,增强了他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
正因为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注意了“限制”与“引导”的关系 ,做到了以“引导”为主,以“限制”为辅,所以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保证了教育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