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处

心理辅导

部门主页 >>德育处 >>心理辅导

危机干预和评估

来源:邵巧倍|编辑日期:2010-04-22 13:33:02|点击数: |发布:138

一。危机的概念
人的一生中间,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严重应激事件,当他们不能解决或处理时,就是发生严重心理问题或障碍,人们所面临的这种状态便称为危机。
Capalan(1964)把危机(crisis)定义为: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突发威胁生命的疾病,各种灾难性事件)个体完全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危机的特征:
⑴.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和病理过程。情绪危机表明个体正在努力抗争,力求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心理平衡。
⑵.引发危机的应激事件可以是个体外部的,如自然灾害;也可以是自身内部的,如患了难以治愈的疾病;也可以是意外的事件,如交通事故;也可以是一系列事件的日积月累,如人际关系恶化等。
⑶.危机的程度与发生事件的强度不一定成正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体对事件的认识,个体的应对能力和既为的经验。
⑷.危机引起个体情绪扰乱、认知能力下降,防御机制削弱,但是这些改变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通过危机干预就可以帮助他们度过危机,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⑸.情绪危机具有自限性,急性期通常在6周左右,如果未能得到及时解决,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严重会自杀,攻击他人等行为。
⑹.危机的成功能使个体得到对现状的把握,对过去冲突的重新认识,以及学到更好的处理危机的应对能力和方法。
二。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下的个人及其家庭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能最终战胜危机的逆境,重新建立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生活,其针对的对象有一下几个方面:
⑴.带有损失性质的负性生活事件:亲人亡故、撤职、失恋、婚姻失败、
事业挫折和重大疾病等。
⑵.家庭内部暴力问题:虐待妇女、儿童;青少年在青春期因适障碍应与父母发生暴力冲突;夫妻失和与离婚等。
⑶。个体对于境遇中发生紧急事故的应变问题:火灾、地震、车祸等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心理危机。
进行危机干预,在实际上是一种短时间的心理治疗措施,它具有疏导思想情绪,甚至拯救危难的性质。

危机干预和评估——张同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