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幸福
林肯认为:如果一个人决定实现某种幸福,他就一定会得到这种幸福。因此,幸福属于情感世界,是一种感觉即人的一种满足感。幸福其实是很简单的,幸福是无处不在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要自己去发现、把握,只是有时人要求太多,因此,而没有见到那些本身就拥有的幸福。其实,幸福没有绝对答案,关键在于你生活态度。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幸福。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在一个让人处处感受到并不顺利和并不满意的世界,你所期待的你想得到的东西可能并没有让你得到,比如说你的学习成绩并不因为你的努力而马上提高,你的朋友或者同学并不因为你真诚的付出而理解你,你的父母或者老师也并因为你的解释和道歉而原谅你,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其实,我们老师也一样,在工作当中可能并不因为你的付出而让你马上得到回报,你的学生也可能并不因为你的辛苦而马上体谅你,你的家人或朋友也并不因为你的珍惜而马上感激你,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难道只是怨天尤人,骂爹骂娘,发牢骚吗?我想不是,道理很简单,因为你的情绪并不会因此而变得更好,相反有可能会变得更加的难过和痛苦,形成恶性循环,长期以往还有可能会造成心理疾病。那么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如何做一个幸福的老师和学生呢?
首先,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女儿都出嫁了,大女儿家开伞店,小女儿家开洗衣店。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愁,为什么呢?在雨天,担心小女儿洗的衣服晒不干;在晴天,担心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总之,每天都有让她忧愁的事。后来,有一个人跟她说:“老人家,您好福气啊!下雨天,您大女儿家生意兴隆;大晴天,您小女儿家生意好做。对您来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老太太转念一想,不禁眉开眼笑了。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事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老太太对这一事件的信念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情绪反应。因此我把这个心理学的理论理解为:事实是不可以改变的,但观念是可以转变的。而且有一句俗语告诉我们,“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烦恼,你想得多了就变成了烦恼,所以烦恼都是自找的!” 因此,我常常对自己说:工作已经很累了很辛苦了,我绝对不可以再在精神上来折磨自己!对于我们同学来说也是一样,学习已经很辛苦了,我们不可以再在精神上折磨自己。为此,我们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调整好自己心态,坦然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怨天尤人我们就会得到我们想要的幸福,就如乐观的人对待半杯水会快乐地说我还有半杯水,但是对于悲观的人则会难过地说我只有半杯水了。看来,情绪好坏,幸福与否真的取决于我们的一念之间,幸福其实真的很简单。
其次,重视过程,学会淡定。人是功利的动物,所以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现实生活和学习复杂性并不能让我们处处称心如意,如果我们要获得幸福,我们就必须学会要重结果,更重过程的人生态度。曾经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很痛苦,因为我那么用功了,但是我的成绩仍旧没有提高,所以我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我感觉到很失败。也有一个学生告诉说:老师,我很清楚自己的基础,用功并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所有的努力一定会成功,所以,我学得很充实。前面这位同学虽然平时的成绩在班级前十名,但是最后在高考当中只比二本多了5分,最终只能就读浙江大学之江学院这个三本大学。而后一位虽然平常在班级里只有四十几名,但是最终在高考当中超过一本分数五十几分,被浙江大学录取。由此可见,在我们的学习或者生活当中如果我们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自然很好,但是没有得到我们也不要去过分计较,否则你就会变得压力很大,情绪不高,从而影响你的学习效率和工作节奏。其实,很多时候当你坦然地面对结果的时候,你距离成功已经不远了,而幸福也会悄然降临。一句话:成功不是争出来,而是做出来,幸福也是如此。
再次,协调关系,善于感恩。李镇西有一句话: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这句话一直深深地打动我,人活在这一个世界上并不轻松,所以当我们在面对现实的丑陋和不满的时候,我们只是愤世嫉俗吗?更何况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我们需要面对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曾经接受过别人的帮助或者是恩惠,为此,我们必须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别人,那么你在善待别人的过程当中已经善待了自己。如果我们能保持感恩,我们就能获得快乐幸福。很不幸的是,发现我们没有的东西比发现我们拥有的东西容易的多。有时候我们需要体会失去才能懂得珍惜我们的拥有。所以不要把获得什么当作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看看你拥有的东西,你会有很多感到幸福的理由。这让我想起了魏书生的一句话:“你把周围的人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你把周围的人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我们都希望生活在天堂里,那么试着寻找或让别人自己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并由衷地欣赏他们,那你就可以生活在天堂中了!今年的教师节自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10届唯一进行复读考上大学后的学生发过来的一条陕西渭南师范的入取通知书的彩信,她曾经是我资助过的学生,也一直是我在鼓励着的学生,听着她那种自信而开心的话语,我感到一种真正的幸福。一句话:让自己幸福,让别人更幸福,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第四,敢于创造,懂得知足。知足者常乐,这是构建幸福的前提,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只沉迷于一种低层次的感观或者物质的满足上,曾经有人对我说:睡在豪华席梦思上的人所做的梦并不比躺在冰冷水泥町上的人所做的梦高尚和美好的多。我赞同这句话所包含着每一个人都可以让自己活得幸福的观点,但是在事实上我们毕竟可以感受到睡在豪华席梦思上的人和躺在冰冷水泥町上的人在生活的质量和对生活水平追求上还是有明显的差距,这二者之间的幸福指数还是有所差别。所以,我们需要懂得知足,这能给我们在每一个阶段带来幸福,不过,我们更需要敢于追求和创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到达更高层次的幸福。只有当我们很好地处理创造与知足之间关系的时候,我们的幸福才能得到更好地保证。罗曼·罗兰说:创造,或者酝酿未来的创造,这是一种必要性:幸福只能存在于这种必要性得到满足的时候。一句话:幸福不仅仅在于知足,更在于创造。
最后,请让我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概括我今天讲话的内容: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衷心地希望我们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同学都能学会幸福和得到幸福!谢谢!
(宁波市鄞州中学 朱云方于2011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