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邱展峰|编辑日期:2009-10-29 10:21:37|点击数: |发布:32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德兰修女传》,讲的是一位出生在马其顿,后在印度的加尔各答从事慈善服务工作的修女,德兰修女身材瘦弱矮小,其貌不扬;却怀有一颗美丽善良的心,自己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总是无私地把爱奉献给人类,她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4亿多美元的资金,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但当她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
德兰修女经常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情”。她带着爱的光芒行走在世上,把无限的爱带给穷人、流浪的人等需要被爱的人们,她以个人的力量,成功地弥合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在两者之间建设了一座桥梁。所以,德兰修女毫无争议地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也成为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
修女与教师是二个截然不同的职业,但是德兰修女对世人的关怀、宽恕及“施比受更有福”的理念,使我们自然地想到爱的教育这一古老永恒的话题。教育是要引导人们去学会爱、学会同情、学会感恩、学会服务,教育应当让受教育者感到温暖,温暖的教育应该就是爱的教育。
中华民族是崇尚爱、善于爱的民族,爱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儒家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仁”,“仁”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仁”的造字就是二人合一,意即古人心中的人不是单独孤立存在的,而是表征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仁”要求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形成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孔子主张仁爱,墨子则主张兼爱,墨子说“兼相爱,别相恶”,提示人们爱是不能选择的,爱是面向所有人的,尤其是要爱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人。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是教师节,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像德兰修女那样,用坚毅的精神和信念,身体力行,把爱、希望及欢乐带给我们全体同学,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建设相亲相爱的和谐校园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我也希望我们全体同学能经常驻足回首,想想自己成长的路上,老师辛苦忙碌的身影和不厌其烦的教诲,经常感受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的爱,让鄞中的校园充满爱、充满和谐、充满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