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成功的基石
来源:王要军|编辑日期:2009-10-29 09:53:55|点击数: |发布:32
这里有两个故事,很能说明自信对于胜败的重要作用。
一个是尼克松败于自信的故事。尼克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因为缺乏自信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很不自信,他鬼使神差的干出了后悔终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竟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却因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
另一个是小泽征尔胜于自信的故事。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不和谐的声音。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经过再三斟酌,最后斩钉截铁地告诉评委是乐谱出错了。话音刚落,评委们立即站起来,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符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再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尼克松败于自信的故事和小泽征尔胜于自信的故事,对每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都是很有启示的。信心是高考成功的精神支柱,对智力的发挥起调节作用,高考也是心理战,心理调节至关重要,越接近高考,心理调节也越重要。如果说平时的知识储备是高考成功必不可少的硬件,良好的心态则是高考成功必不可少的软件。不错,信心的基础是实力,但对知识的临场发挥得如何,主要取决于有无良好的心态。许多不幸都是从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开始的。在此我祝愿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树立起足够的信心,调整好心态,在不久的高考中获得成功。谢谢大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