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学年教务处工作总结
本学年继续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积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为中心目标,坚持务实、创新的教学思路,以教书育人,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开展了一系列各项教学、教研改革活动,重点是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提升老师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从“校本教研”入手,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继续加强对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管理,使学校的的各项教学工作平稳有序的发展,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本学期教务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实效。
(1)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帮助,检查新老挂钩工作的实行情况,召开新老挂钩的经验交流会,做好对青年教师的听课评课工作。同时配合区教研室对2-4年教龄教师进行教学业务培训。
(2)发挥各级各类名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示范、研讨,提高其他教师专业化水平。中、高级教师通过承担教学研究任务,提高业务水平。
(3)做好市、区第十届各学科教坛新秀的评选的参赛工作,学校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各教研组群策群力,发挥集体优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2008年第十届鄞州区教坛新秀评选中颜军岳(语文)、虞丽(化学)岑周杰(物理)、李启区(历史)、曹鸿飞(政治)获区一等奖,并代表鄞州区参加市教坛新秀评比。
(4)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活动和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比赛,重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通过即读“理论书”,又读“实践书”,提倡研读教学案例,观摩名师课堂等有效方式。积极鼓励教师总结教学体会,撰写教学案例和论文,取得可喜的成绩。
(5)协助师训处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完善并鼓励教师参加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力和学历进修,及各类短期培训,外出考察活动。
(6)做好区第二届、市第三届骨干教师评比工作,有朱云芳、廖旭杲、刘海、何春芬、毛刚飞五位教师被评为市第三届骨干教师,有颜军岳、邱展峰、朱彩琴、黄富春、王刚波、俞培明、程军康、沈慧君、任丽娜、史维东、廖旭杲、王仕杰十二位教师被为区骨干教师。
2、抓好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加强了教研工作校本化
(1)加强教研组组风建设,各教研组要积极营造一个文明、求实、团结、协作、上进的教研氛围,严格遵守学校的劳动纪律。
(2)向学习型、研究型教研组努力。教研组活动定期进行,各教研组能根据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落实好工作的重点,做好教研组活动记录。
(3)教研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争创先进。
(4) 各教研组关心并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高中新课改的动向,逐渐收集、学习课改实验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以适应新的教学形势和要求。
(5) 严格做到教学“五认真”,规范教案,有教学目的要求,重、难点,教学内容和教法体现。同时规范作业量,加强学生学科辅导。
(6)强化备课组职能,发挥备课组集体力量,根据期初的备课组活动计划能落实好。能做到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考核标准、统一命题。
(7) 进一步利用好现代技术,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8) 组织接待了市、区多项重大活动。如市生物教研活动、区音乐、美术教研活动、区物理、史地生化等教研活动,学校的影响在继续扩大。
3、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加强年级组、教研组管理,开好年段会议、组长会议。落实措施,加强管理,正视问题,寻找对策,使各年段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其中高三学科成绩在市模拟考、市十校联考等多次重要考试中成绩发挥稳定。高二、高一年段也正常有序的发展。
(2)继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基础教学和能力培养并举,关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并举。鼓励教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今年我校高考又取得好成绩,全校496名考生参加高考上重点线的人数为:335人(不包括美术生文化课上重点线),理科重点上线率为:71.2%,文科重点上线率为:60.4%,列宁波十所重点中学前列。高一、高二继续积极、稳妥、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改革。通过各种培训活动和多途径地学习,学校制订了一系列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制度与实施方案,并注重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新课程改革能真正落到实处,不愧于成为“宁波市新课程改革的样板学校”。并重点做好《浙江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中》的相关工作。
(3)高一、高二所有学科开设了多样化的任选型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每学期末对学生、教师进行了考核工作。要继续做好开好研究性课程,克服由于环境、场地等条件的限制。高二学生开始进行自主选课,学校偿试“走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