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清楚地认识到哪些内容是我们课堂教学上应该具有的,哪些又是我们课堂教学上不该有的问题。作为新教师,上好课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概括起来,需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忌“盲”
新教师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盲,即教学无目标。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比较随便,课堂教学时间把握不准,教学方法缺乏,课堂上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教学无重点、难点等。
新教师上课,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安排教学过程。其次是新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细节,让细节凸现你的教学精彩。最后,新教师上一节课,要清楚这节课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用什么方法来达到等。新教师在上课前,自己一定要清楚,定位一定要准确,教学才有明确的方向。
忌“慌”
新教师上课没有什么经验。课堂上,新教师突出表现是“慌”,不能静下心来教学。主要表现为:课堂上丢三落四,如忘记写课题,忘记评价学生,忘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过度生硬,有时脱节,板书错漏百出,教师用语语无伦次,遇到突发事件不知所措等。
面对这种情况,新教师首先不要慌,要冷静,要沉着。在冷静中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新教师上课切忌慌,慌中出乱,乱中出错,要调整心态,沉着应对。
忌“快”
新教师是理想主义者,不能只重视教学设计的执行,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上,新教师按照设计好的教案上课,不顾学情,一上课就按照教案写的一讲到底,并且速度较快,有时连学生听都还没有听明白,教学就进入了下一环节。这样快速度地教学,形式上符合要求,可实际上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
如何让每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这是新教师要研究的问题。针对学生特点,新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速,要注意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要注意因材施教。所以,课堂上,新教师要关注学生,追求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完全一致。否则,欲速则不达。
忌“灌”
“灌”即“灌输”,教学时,不要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任务就是装知识。尽管新教师在师范学校时,学习了不少新课程理论,懂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面对具体教学实际,新教师还是采取了简单的灌输。
课堂上,不少新教师跟着教材走,边读边讲,有时提问,学生一时回答不上,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安排什么,学生就做什么。教师把教材上的内容讲完,学生就听完。这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所以,新教师要多研究教法,变“灌”为“引”,多让学生自己学习。要知道,学生的能力只靠教师讲是讲不出来的,要靠学生自己学,自己练。教师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切忌强行“灌输”。
忌“乱”
课堂教学虽说不是线性的,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新教师上课,不要只关注课堂的“热闹”,形式的新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有序组织。课堂上不能不要纪律,不能不要秩序,不能不要方法,更不能想当然。一会儿多媒体展示,一会儿小组学习,一会儿比赛辩论,一会儿作业练习,使得课堂“杂乱无章”。
每门课程有其教学规律,我们不能违背。所以,新教师要按照学科学习规律,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堂上一步一步地实施,过程清楚,循序渐进。
忌“多”
新教师上课,往往按照教案,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如教学结构上的“组、复、新、巩、布”样样齐全,哪个环节都不能少;知识传授上,每个知识点都讲到;教学手段上,多媒体、小黑板、自制教具等样样用到。仿佛课堂就成了堆积这些内容的“战场”。讲得多,并不说明知识就丰富;教具用得多,也不证明教师能力强。
新教师上课要学会取舍。课堂上,教师讲什么,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等,都要有所取舍。在上课之前,新教师要确定教学重点,取舍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新教师在上课时注意“盲、慌、快、灌、乱、多”等问题,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