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胡钢军|编辑日期:2009-11-07 10:51:50|点击数: |发布:31
反 思 性 教 学
沈惠君
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先拿备课的教案举个例子,有的老师备详案而有的老师只是在备课本上列出概要,因为备详案的老师认为假如没有一个详尽的教案,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背离原来的轨道,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而列出概要的老师认为过分详尽的教案会限制教师的发挥,使其不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教学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或改变。所以,事实上,教师所采取的每一种行动或作出的每一个选择无不反映了教师本人所持的教学观念。反思性教学正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提高教师对教学的理解,通过教学实践分析自己所持的教学观念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出评估,改进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教学理论,同时它也是一种师资教育理论。
反思性理论的基本原理是:避免简单地接受教学观念,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而是通过实践反思理论。
反思性教学研究哪些内容呢?教师与学生始终是教学研究的对象,反思性教学也不例外。它主要关注以下内容:教师的观念;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决定(选择);学生的观念;学生的角色和学生的决定(选择)。
在这里我想主要谈一谈教师的决定(选择)这一块内容。教师的决定可分为:计划决定,即上课前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互交决定,即教师在教学的动态过程中根据当时的情况作出的决定,而这些决定通常不是事先安排好的;评估决定,即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决定下一步的教学行为。
在计划决定中,我们通常可以观察教师陈述课程目标的角度: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如示范者,讲解者等;从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安排的学生活动的角度;从课堂教学所要完成的教材内容的量的角度;从课堂内容所使用的课本或材料的角度。反思性教学理论认为:计划决定是在一系列的反思后做的决定,教师应该考虑以下问题:我为什么要教这一堂课?我对这堂课的内容理解的如何?我这堂课包括哪些活动?我希望我的学生从这堂课里学到什么?这堂课与学生已知的内容是如何联系起来的?我把课堂教学组织成几个阶段?我怎么样开始上课和总结?如何处理课堂内能力不同的学生?哪些学生有需要关注的特殊需求?如何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我将使用哪些课堂管理策略?这堂课我的角色是什么?如何处理课堂被打断的情况?假如课堂的某些方面出了问题我有哪些可选择的措施?如果时间不够或多余,我该怎么办?
我认为,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着手研究思考的问题有:课堂纪实和教案有什么偏离?为什么?不同教师的教案形式是怎么样的?他们的教学观念有什么不同?
计划决定可以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但是它并非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的唯一决定因素。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预测的,随时变化的。因此教师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地作出调整或改变。作出恰当的互交决定的能力无疑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互交决定要求教师能否根据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映作出评估作出调整和决定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互交决定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观察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意识到同一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某一教学行为;评估选择的结果。
那么教师如何来监控和评价自己的教学的合理性呢?
教师需要观察教学的进展并不断地思考这些问题:
我的解释清楚易懂吗?这一活动中我该增加学生的参与面吗?我是不是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教这个?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学生是否需要更多的信息?我是否需要提高任务的准确性?这与教学的目标有关部门吗?我有没有教的太多而没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来?
教师的不同的互交决定反映了教师不同的教学观念:有的教师认为,教师的互交决定应以大纲为基础;以是否完成教案为衡量标准;关注学生是否理解材料和是否在调节并适应老师的教学步骤。而有的老师认为,教师的互交决定应以学生为基础;应重视学生的反应对教学的影响;以学生的需要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的选定和开展的基础。由此可见,教师的计划和开展是一个内部连贯性的过程,并与教师深层的教学观有关;每一位教师的决定和教学观念在各个具体方面都各不相同。
在互交决定方面我们可以探讨的问题有:互交决定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是不是互交决定越多教学质量越好?上完课后,回顾并列出在课堂上所做的互交决定,这些决定是如何影响教学的?你为什么要作出这个决定?
评估决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所做的决定。那么教师怎么来评估自己的课堂教学呢?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问题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教学成功吗?为什么成功?为什么不成功?学生学了该学的内容吗?课堂教学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吗?课堂教学的难度适中吗?课堂教学有没有引起学生对这一话题的兴趣?我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充分吗?我需要就某一方面进行再教学吗?课堂教学的下一步该做什么?我是否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下次我是否还会用同一方法教这个内容?
这一阶段我们可以思考这些问题:衡量教学的效果的标准是什么?这些标准与我的教学观念有哪些联系?在课堂结束后,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你觉得这堂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你从这堂课里学到了什么?你最喜欢课堂的哪一方面?为什么?你最不喜欢课堂的哪一方面?为什么?比较教师的答案和学生的答案,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是如何认定教学目标的?他们如何评价课堂的效果?
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呢?1、写教学日志。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写下他们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2、观摩或对课堂进行录像、录音。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并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情景、随后再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换。3、小组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聚在一起,让他们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方法。4、行动研究,这是指教师对他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教育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所以,只有善于思考并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对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积极地改进教学方法并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取得个人更大的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