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在水中戏耍,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三五成群、呼朋引伴,野外的河湖成了他们最天然的游戏场所。但是,在这欢娱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险,每年的夏天都是孩子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所以,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提高警惕,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游泳安全教育,防止不幸事件的发生。
1、发生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
(1)、泳技不好。溺水事故的发生,多见于初学游泳的人。
(2)、水情不熟。例如,在逆漩涡而游容易出事。
(3)、疾病。如心脏病和癫痫病患者等,不易游泳。
(4)、潜水。过长时间的潜水,即使水性很好的人,也会因缺氧而突然休克。
(5)、碰撞。由于跳水或其他原因,容易碰撞池底,池壁或陷入水草、粘土之中。
(6)、抽筋。寒冷、疲劳或过度紧张都容易引起抽筋。
(7)、好奇心促使下水。
(8)、“不服气”心理作祟。
(9)、为显示本领而冒险。
(10)、以为救生圈在手就万事大吉。
2、游泳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练习
(1)初学者务必在老师或家长的陪同、指导下,选择较安静的浅水区进行练习。
(2)下水前应做好预备活动,积极调动身体四肢、肌肉、关节等各部分协调运动,避免水中抽筋。
(3)患有各种皮肤病、腹泻、沙眼、中耳炎、红眼病及严重心脏病、肾炎、癫痫等疾病的人不能游泳。女生经期不能游泳。感觉疲劳、空腹、饭后一小时及剧烈活动大量出汗后,不能马上游泳。在大雨、雷电交加及大风、沙暴等恶劣天气里不能游泳。
3、出现抽筋情况怎么办?
游泳时发生抽筋,最主要的是保持镇定,动作不要乱,在呼人救援的同时,可以按以下办法设法解脱:
手指抽筋:可握紧拳头,再用力张开,这样快速交替做几次,直到解脱。
手掌抽筋:用另一只手掌用力猛压抽筋的手掌,同时做振颤动作。
上臂抽筋:紧握拳头,并尽量屈肘,再用力伸直,反复做几次。
大腿抽筋:先吸气,仰浮水上,弯曲抽筋的大腿和膝关节,再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加以颤动,然后再用力向前伸直。
小腿抽筋:先做深呼吸,仰浮水上,用抽筋脚对侧的手握住抽筋的脚趾,用另一只手压在抽筋的漆盖上,帮助膝关节伸直,如一次不能解脱,可连做数次。
腹部抽筋:先做深呼吸,仰浮水上,快速弯曲两大腿靠近腹部,用手抱住膝盖,随即向前伸直,这样连做几次,直到解脱。
4、游泳中出现险情心莫慌,学会自力排除
(1)初学者很容易发生呛水。呛水后尽快将头部露出水面。
(2)如果不慎误入深水区,在呼吸的同时,应尽量保持冷静,设法抓住某个物体。
(3)在河、湖、海边游泳时,如果被水草缠住,不可着急乱动,应保持仰卧姿势,解脱之后,按原路返回,不要继续前游。
(4)游泳时遇到雷雨天气,应迅速离开游泳场地,以免雷击。
(5)如果遭遇沉船或洪水等突发事件,应躲避漩涡、漂物物,注意保存体力。要辨清方向,选准登陆目标,不要漫目的地游动。
5、对溺水者的紧急救护
为防止游泳中发生淹亡事故,同学们还应学会水中救护的基本方法。救护方法分为间接救护与直接救护两种。
间接救护是利用救生器,对清醒的溺水者进行救 护的一种方法。如:投掷救生圈、递送竹竿、掷给绳索、游送木板等。
直接救护就是直接下水拯救溺水者。实施直接救护要注意自我保护措施。下水前要迅速脱去妨碍游泳的衣服,在救人时最好不要与溺水者靠得太近,因为,此时的溺水者正在水中挣扎,拼命乱抓,你一旦被抓住,就不会轻易脱开,结果是“同归于尽”。
6、上岸后的紧急抢救
(1)清除口鼻异物。包括泥沙、杂草、泡沫和哎哎吐物。
(2)倒水:救护人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把溺水者腹部放在救护人屈膝的大腿上,使溺水者的头和脚自然下垂,用力捶背或用力压他的背部,将水排出。
(3)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胸外心脏按摩法。进行人工呼吸一般时间较长,救护时要有信心与耐心,等溺水者有轻度呼吸时,千万不要停止人工呼吸。同时要注射强心剂
(4)当溺水者清醒后,可给他喝些热茶或糖水等饮料,穿衣保暖,并送医院进一步检查,以防发生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