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鄞州区教育局2009年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为确保2009年度我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认真执行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及时、全面、有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强化校园安全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为实现2009年度学校安全工作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二、鄞州中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周钧
副 组 长:励明海
成 员:应伟翔、王仕杰、周宏杰、陈忠铨、陈贤夫、林强、郭达峰、张国强、张其淳、张禹水
三、范围、内容和方式
(一)排查治理范围:学校及周边环境。
(二)排查治理内容:全面排查治理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的隐患,以及学校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规章制度、设备设施、事故防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包括:
1.对学校各部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责任制度、检查报告制;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管理工作体制、学校应急预案完善情况;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
2.对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进行自我检查。包括《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落实情况,开学初、放假前进行安全教育的情况,中小学兼职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的聘用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紧急疏散和逃生演练情况,中小学校长、教师安全培训开展情况,学生自救互救能力培训开展情况以及安全教育是否做到教师、课时、教案三落实。
3.对学校的建筑物和在建工地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在建的学生公寓是否实行封闭式管理并有明显安全警示标志;学校对闲置不用的校舍是否采取措施进行封闭并设置警示标志;学校是否有完备的D级危房档案(数据库),是否有D级危房仍在使用。
4.对学校防火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消防设施、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电线老化更新情况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5.对学校内及周边的交通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6.对学校的卫生设施、餐饮设施、日常饮用水、自备水源及二次供水设施(包括饮用水设施)的管理情况,食品卫生许可证领取情况,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
7.对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锅炉、燃气、水电气、体育场地与器材等重要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放射物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质存放设施,以及游泳池、实验室、会堂、学生食堂、宿舍、厕所等重要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8.对人防技防配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是夜巡队员工作和防控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9.对学校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检查。
10.对学校应对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的防范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三)排查治理方式
1.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薄弱环节,解决影响安全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推进隐患排查治理的全面化、经常化、制度化。
3.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四、工作目标
进一步落实学校隐患排查主体责任。学校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及时排查本部门的安全隐患。基本形成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排查发现的隐患得到及时整改。隐患排查面不低于95%,排查出的隐患年度整改率不低于95%;确实难以及时完成整改的重大隐患100%落实相应措施,不发生安全事故。
五、工作措施
(一)全面实施排查,及时整改隐患。各部门要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及时进行隐患整改,切实落实措施,并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帐,防范事故发生。
(二)校长室统一领导,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对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指导。
(三)实践总结提高,构建长效机制。要边排查治理,边总结经验,完善规章制度,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构建长效机制。
六、工作阶段
按照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4月15日前)成立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动员部署。
(二)实施阶段(2009年4月中旬至10月中旬)
1.进行全面隐患排查治理。要及时向区教育局及其他有关部门报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统计报表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2.学校党政办要做好排查治理信息统计报送。
3.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经常督查和指导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进行情况。
(三)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部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情况组织验收。验收结果作为各部门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2.建立隐患数据库和台帐资料。
3.出台相关隐患排查治理配套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