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本校新闻

校园信息 >>新闻信息 >>本校新闻

我校举行基于“课堂观察”的有效教学研究主题论坛

来源:王红元|编辑日期:2010-12-16 10:47:26|点击数: |发布:45

1215日,在高三一楼多媒体教室,校教科处组织举行了“基于‘课堂观察’的有效教学研究”主题论坛。
王贤明校长作了题为《走向专业的上课、听课、评课》的主题报告。他从三方面阐述了课堂研究的意义:课堂状态是教师职业状态的体现,是学生生命状态的体现;新课改的实质就是改变课堂;赢得课堂就是赢得了学生,教师的价值在课堂。他又描述了目前的课堂状态:惯性的课堂,跟着感觉走的课堂,听天由命的课堂,同时指出,职业的疲惫是由研究不够造成的。最后,他提出改变课堂必须从研究课堂开始,他说,课堂观察要明确价值指向,要指向学生的学,着眼于教师的教,要基于课堂问题式的专题观察,要选好观察的视角。他肯定了语文组与体育组在课堂观察活动中先行探索精神,也鼓励年轻教师在课堂里成长、成熟,优秀教师在课堂里成名、成功。
王红元老师介绍了课堂观察的定义,本次校本主题研修活动的安排步骤。并以语文组为例,详细介绍了课堂观察的具体操作方法。还介绍了下阶段的工作思路:设计量表的思路,处理观察结果的方法,又重申了本学年校本研修作业。最后,她希望全体教师能认真研究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陈隆升老师作了题为《寻找学的证据》的主题报告。他的报告分为三个部分,
1、课堂观察:从观察“教”到观察“学”的范式转换,我们需要了解(1)课堂观察实际就是以往听评课的专业化改进;(2)所谓专业化,就是使用观察到的“学”的证据,来审议教师的“教”。2、如何在课例研究中开展“学”的观察,通过分析案例,初步把握一套参与合作式课例研究的程序与工具。3、课堂观察的前景与挑战。基于课例研究的课堂观察是一项行动研究,与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紧密相连,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案例在行动中改进,绝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法子。目前能做到的就是从“常识”中辨析正确与错误的做法。
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附:2010学年校本研修作业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