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本校新闻

校园信息 >>新闻信息 >>本校新闻

深耕学科素养·增强教研效能——我校举行课题推进会暨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研修活动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撰稿:英语组 宋小静;摄影:英语组 宋小静;地理组 王磊|编辑日期:2024-10-21 20:52:16|点击数: |发布:王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1016日下午,学校举行了学校课题推进会暨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研修活动。 校长李霞老师、银龄专家讲师包朝龙特级教师和赵沛荣特级教师、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王磊老师、子课题组主要负责人及全体青年教师共50余人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由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王磊老师主持。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强调了能力导向,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学改进势在必行。通过能力导向的教学改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改进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反思和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学科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升学科能力,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还能增强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总课题组核心成员李晶老师对上学期的课题推进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展示了下阶段课题工作的样例政治组吴政老师和生物组赵晨霞老师则分享展示了上阶段的优秀案例。期待各子课题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学情大胆实践,提炼出具有鄞中特色的学科能力目标研制路径。

李晶老师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分享
吴政老师进行优秀案例分享
赵晨霞老师进行优秀案例分享

  银龄专家讲师包朝龙特级教师和赵沛荣特级教师针对当前课题的推进情况进行指导,并提出建议。包老师提出了提升学科能力的三点建议:第一,理解能力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虽然在考试中得分,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不足。第二,通过实践来提高应用能力。课堂应注重互动和体验,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第三,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议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不同领域。整体而言,包老师的观点强调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赵沛荣老师则强调学科能力提升与教学改进的重要性,提出“3+3”思维模式,结合主干课题与学科特点,促进课堂互动。他指出,高阶思维的培养应集中于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能力,并强调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方法,以监测学生能力提升。跨学科核心概念的建设在项目化学习中至关重要,对教育质量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包朝龙老师进行指导
赵沛荣老师进行指导
对于整个研修活动,李霞校长强调了校课题开展对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有重要推动作用,并介绍了“1 + 5”教师培养模式的形成,突出了课题引领对教师成长和教育方式变革的积极作用。李校鼓励教师将理论付诸实践,通过总结经验提升自己,并提到教师需自律,成为学生榜样,还强调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李霞校长进行指导

希望各位新老师积极投身于学科能力导向的子课题研究,深度结合研究与教学实践,制定明确的能力目标,构建高效的能力课堂,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能力作业。不断探索与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收获丰硕的教学研究成果。

参加活动老师认真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