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师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工会/撰稿:周静梅、胡卓琳;摄影:李雯昕、万梦汝|编辑日期:2024-05-27 09:09:01|点击数: |发布:王磊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激励青年教师对新高考试题的深入钻研,增强学科教学、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我校于5月22日晚举行了以“挖掘试题内涵,发展学科能力”为主题的说题比赛复赛暨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研修活动。
本次说题比赛复赛分文理两组,涉及10门学科,共有21名教师参赛。为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专业性,赛前由各教研组长在近几次高考真题中筛选出15个题组,参赛教师现场抽题进行说题。本次比赛评委由各学科资深教师、名优骨干老师组成,对参赛教师的现场表现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和点评,没有参赛的各学科青年教师到场观摩学习。
【文科组】
文科组主要涵盖了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5门学科,共12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助理王磊老师主持。
语文组说题的题目是《湖上晚归》。万婷婷老师首先分析了本题在命题上的新颖之处,随后分析题目要求,先明确王国维诗歌理论的内涵,紧接着依次解读了诗歌的每一联。她指出,首联表露出诗人内心的愉悦闲适,这便是诗歌中的“我之色彩”,随后从意象、意境、语言运用等方面入手,深入地分析其他几联诗歌如何展现诗人的“我之色彩”。最后,她还说明了学生在本题上可能存在的失误及该试题立意带来的几点启示。董彦博老师先介绍了题目来源和作者背景,随后,从诗歌的意象、情感以及写作技巧等多个角度入手,详细剖析了这首诗的深层含义。他通过举例分析、课本知识迁移等方式,将复杂的文学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最后董老师总结了该题给予日常教学的启示,要夯实基础,久久为功。周梦洁老师则是以分析解题思路为主题,从明确诗歌理论内涵、命题手法、学生常见问题及试题立意几个方面进行说题。周老师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讲解,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核心。
英语组说题的题目是AI chatbot阅读理解。卢涛老师以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训练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利用人工智能chatbot辅助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卢涛老师还分析了当前AI chatbot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他指出,chatbot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语言细节。同时,chatbot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推论文章蕴含的观点和隐含信息。高静静老师则以“落实学科素养,提升阅读解题能力”为主题,以关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情感依附的阅读为例,从剖析题目、分析学情、做题策略、拓展延伸等方面进行说题。高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充分体现了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学科素养。洪丹琪老师则以高中英语阅读题解题技巧为主题,从文章背景、英语核心素养、重难点、阅读解题思路几个方面进行说题。洪老师通过先抓题干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定位文章重点句子,并讲解对选项中出现的重难点单词及学生易混淆的选项的方式,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组说题的题目来自于23年1月的选考真题“运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相关知识,说明加强党的领导对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意义”。张鑫老师以高度·尺度·效度为主题,从高考的核心功能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三个维度进行说题。他指出,题目在情境选取、立意角度选用了党的领导在国企中的作用,显示了题目强化价值引领,彰显立德树人的高度。接着,他从设问逻辑、知识逻辑、材料逻辑、答案逻辑四个层次讲述题目,并概括出该题目优化考查方式,凸显服务选才的尺度。最后,基于学生在作答时出现的问题,他从夯实核心概念、提升思维能力、加强情境阅读、开展变式训练四个角度强调要内化经验反思,显现引导教学的效度。陈科伟老师以典题评析思路和教学反思两部分展开。评析中,他以两立一通即立足生活和立德树人讲解试题的立意与素养指向,融会贯通强调试题的知识指向。在教学启示中,他认为应从融合时政、融合模块与融合素养进行突破。
历史组说题的题目来自于24年1月选考真题第21题。施竞老师以“强化教考衔接,培养核心素养”为主题,从说溯源、说解法、说拓展、说启示四个方面展开说题,先从高考评价体系和课程标准出发说明高考命题立意,接着通过讲解试题归纳选择题解题思路和学生常见错误,并从此题引申出唯物史观的几种常见考法,最后总结高考题对一线教师教学的启示。包张凯老师从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角度出发,对试题的立意进行分析,并通过学生失分原因的分析来引出“如何提分”,提出“提分三步走”,通过细致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同一类型的题目,最后通过拓展变式来落实唯物史观的知识,总结教学经验。
地理组抽到的题目出自于24年1月选考真题“从产业结构角度,简析该国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管彦忠老师就抽取的选考真题,从学科方面和社会方面分析了该试题命制的宏观背景,总结了试题命制的亮点,在详细解析真题答案的过程中,推理学生常犯的答题错误并指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说题的最后强调了试题延伸、归纳整理同类错题的重要性。鲍玫璇老师首先从“任务、限定词、行为动词”角度解读试题设问,分析考察的核心概念,然后结合材料进行解题。最后进行题目反思,总结问题解决思路。
特级教师章玲老师对文科组说题情况进行了现场点评,肯定了大家的精彩表现,同时也指出选手存在的不足。她强调说题并非讲题,而是要说命题立意、说情境来源、说解题过程、说题目价值以及说题目反思等,并对各位青年教师给予了一定期许和建议,希望青年教师加强对新课标改革的理解和对高考理念的把握。
【理科组】
理科组主要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技术5门学科,共9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闪闪老师主持。
数学组抽到的题目是2023年新高考Ⅰ卷的解答题压轴题,该题是抛物线与长方形的结合。茹威豪老师从解题思路出发,讲到了三种解题方式,他强调本题的重点在于不等式的放缩,这是学生的难点,这样的高考题是高中数学日常讲题中的经典例题,面对高考数学,掌握核心概念和灵活运用远比盲目刷题更为关键。陶秀丽老师从题目立意、解题过程、学生思路预测及题目特色与价值四点展开说题,三种解题思路用到了不等式的放缩、三角不等式、参数方程,方法不同,计算量大相径庭,因此鼓励学生平时要“多想少算”、“动机大于技巧,但技巧优于动机”。本题体现的核心素养有:数学运算、逻辑推理,也体现了新课改的命题方向,知识点都是来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对学生逻辑推理及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物理组抽到的题目是2023年6月浙江选考的力学实验题。任佩璐老师以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以及胡克定律实验为主题,从解题思路、学生易错点和对教学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说题。任老师通过实验情境的搭建和学生错因的分析,充分体现了物理实验教学中对批判性思维的要求。白汉林老师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关系”为主题,从知识框架、物理模型、能力考察、核心素养、易错点分析、拓展延伸几个方面进行说题。白汉林老师通过结合图形、层层递进的方式,充分体现了理解能力、模型构建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核心素养中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化学组说题的题目是浙江23年6月高考第一题。陈思源老师以高分子结构为主题,从命题特点、解题分析、拓展延伸和感悟反思四个方面进行说题。陈老师通过构建模型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王馨远老师以化“说”精彩,“题”显智慧为主题,从试题溯源、试题讲评、试题拓展、试题启示四个方面进行说题。王老师通过剖析题目命题思路,调研近几年高考真题的方式,充分体现了题目考查学习理解能力与宏观辨识及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组说题题目来自2023年1月选考的23题。陈水叶老师从试题立意与核心素养、答题预测与解题指导以及变式拓展与教学启示三个方面展开说题,具体讲述了题目的出题背景、出题策略、学情和考情分析,以及针对内容模块的教学策略,以达到减少机械刷题收益,加强考教衔接,落实选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王峥嵘老师以“原因解释类”题目解题方法为主题,从试题立意、命题背景、学情分析、试题分析、学生常见错误、反思感悟与备考策略七个方面进行说题。王老师结合PPT,对试题的每一空进行逐步说明,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以及生物学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的命题方向,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要求。
现技组洪惠莹老师对555芯片振荡电路的真题进行了讲解。她从学科能力素养、学生解题思维、例题来源及案例引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讲解,洪老师详细介绍了此类题型在历年考试中的出现频率,以及对学生来说的重难点方向。她还阐述了出题老师的意图,以及考察的核心素养和该电路的现实应用价值。说题过程充分展现了通用技术学科中技术意识与工程思维的重要性。
特级教师赵沛荣老师对理科组的说题比赛进行了现场点评。赵老师首先高度肯定了青年教师条理清晰、沉稳从容的说题表现,并和大家分享了他理解中的说题,帮助青年教师加强对说题的理解。他强调说题要从命题人的角度出发,聚焦核心素养,把握题的“生长点”;要从学生立场出发,明确考试背景和教育价值,找准题的“痛点”;要从整体视角出发,关注关键能力考查,找准题的“支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躬耕教坛展风采,以赛促教助提升。本次说题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增进交流的平台,更是一次夯实教学基本功的展示与历练,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对“三新”背景下高考、选考命题方向的把握。
附:2024年宁波市鄞州中学说题比赛结果(相同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文科组
姓名 |
教研组 |
获奖等级 |
包张凯 |
历史 |
一等奖 |
张鑫 |
政治 |
一等奖 |
董彦博 |
语文 |
二等奖 |
陈科伟 |
政治 |
二等奖 |
管彦忠 |
地理 |
二等奖 |
施竞 |
历史 |
二等奖 |
卢涛 |
英语 |
三等奖 |
鲍玫璇 |
地理 |
三等奖 |
洪丹琪 |
英语 |
三等奖 |
周梦洁 |
语文 |
三等奖 |
万婷婷 |
语文 |
三等奖 |
高静静 |
英语 |
三等奖 |
理科组
姓名 |
教研组 |
获奖等级 |
王馨远 |
化学 |
一等奖 |
白汉林 |
物理 |
一等奖 |
陈水叶 |
生物 |
二等奖 |
陶秀丽 |
数学 |
二等奖 |
任佩璐 |
物理 |
二等奖 |
茹威豪 |
数学 |
三等奖 |
陈思源 |
化学 |
三等奖 |
王峥嵘 |
生物 |
三等奖 |
洪惠莹 |
现技 |
三等奖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