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术委、教科处|编辑日期:2023-05-22 09:53:48|点击数: |发布:孙琳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学科能力课堂建设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加快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我校于2023年5月17日-18日举办了以“基于学科能力目标的课堂教学转型”为主题的“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为全体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本次比赛分文理两组,涉及9门学科,共有15名青年教师参赛。
本次比赛由各学科资深教师、名优骨干老师组成的评委组全程参与听课,并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每一位参赛教师量化打分,没有参与比赛的各科老师也积极参与了听课。
这是一场群英荟萃的饕餮盛宴,参赛老师们既要千招会,又要一招绝!十五个精彩的课例,十五节灵动的课堂,鲜明的教学特色、迥异的教学风格,却都精彩纷呈,各领风骚。
【文科组】
5月17日,涵盖语文、英语、历史、地理四个学科的文科组的优质课比赛如期举行,这里有耐人寻味的语文课、多元包容的英语课、穿越古今的历史课和如临其境的地理课。
语文组:读文传承,写文明理
王芹老师以《自然的发现,人文的传承——<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为参赛主题。通过为鄞州中学“五四青年节”设计“致敬科学家”展板这一情境导入课堂,整节课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以跨媒介的方式串联各个环节,脉络清晰,设计巧妙。学生通过筛选信息、提炼关键词、精读文本、对比分析,掌握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方法,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走进自然、探索科学和传承文化的兴趣,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和自豪感。
励超老师以知识性文本《说“木叶”》中的“问题”为课堂核心,以“问”寻“脉”,探究知识性文本中阐述的层次性和缜密性,尝试给说理以一些启发和尝试。课堂以“寻找推进文本层层深入的关键问题”为抓手,完成“内容摘要”这一情景任务,以探究隐藏问题为支架,完成逻辑缜密、表达流畅的议论文片段写作任务。通过两大核心任务,既初步明确了知识性文本阅读的陈述层次,为论述类文本阅读搭建基础,也为“如何清晰地说理”这一单元的写作任务埋下伏笔。
英语组:多元文化,拓展视野
黄明敏老师的授课内容为人教版必修三第3单元Reading and Thinking板块的"A Travel Journal About San Francisco”。在黄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预测内容和提问,利用思维导图获取、梳理、整合文本信息,辨清文本的语篇特点和语言特征,深挖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最后回扣单元主题,以开篇页的句子“The beauty of the world lies in the diversity of its world”提炼主题意义。整堂课黄老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积极参与,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洪丹琪老师的参赛课题为“Reading and Thinking——Diverse Cultures”。洪老师以直观且有趣味性的旧金山视频引入,先预测文章主旨大意,梳理文章写作顺序,找出各段落中所体现的旧金山的多样文化,再挖掘出多样文化背后人们所作出的努力这一深层含义。课堂的最后以费孝通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结语,与该单元扉页的“The beauty of the world lies in the diversity of its people”相呼应,体现了中外对于文化价值观的互通。
汪慕蓉老师以“San Francisco — a city with diverse cultures”为参赛课题。以唐人街的视频为导入,引出旧金山是具有多元文化的城市,并带领学生跟着主人公一起探索旧金山的多元文化,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文化的多样性到底给一座城市带来了什么机遇或是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整节课情境连贯,设计合理,学生参与度高,师生互动融洽,培养了学生整合碎片化信息的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汪慕蓉老师
历史组:论从“史”出,安从“思”来
史俊伟老师的参赛课题为《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史老师注重历史学科关键知识、必备能力与学科素养的有机结合。基于冷战的起源、特点、转型和终结这条历史脉络,将整堂课串联起来。通过梳理不同的史料,带领学生认识冷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冷战的特点是以国家利益为基础,以避免直接军事冲突,从而维持了战后世界的和平。而冷战的终结与世界各国在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中,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密切相关。整节课思路清晰,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历史学科的思辨性,发展了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组:方法有效,复习高效
兰明灿老师的参赛课题为《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复习课。兰老师首先让同学们回顾了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水、气、地、生、土,然后引导学生从宏观层面掌握整本书的内在逻辑顺序,即总-分的结构原则,传递给学生们复习地理知识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大气的相关知识,生成知识框架图。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变成知识的挖掘者、生成者。在复习具体内容时,兰老师多以完善表格的形式鼓励学生把相关知识对号入座,自成体系。同时兰老师深入挖掘课本案例,注重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夯实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
【理科组】
5月18日,理科组的比赛接续进行,这里有思绪激扬的数学课、独具魅力的化学课、探秘自然的生物课、紧贴生活的技术课以及活力四射的体育课。
数学组:几何变化,玩转思维
杨洁老师的参赛课题为《立足找垂线:空间垂直关系再认识》。杨老师以立体几何的“作图操作”为切入点,指出作图环节是大家的主要卡壳点。为了降低难度,她从立方体出发,在操作确认中引导学生层层思辨,将方法提炼到位。最后杨老师还利用垂线切割,对基本几何模型进行了“迁移”,渗透数学文化。本节课“低起点,高立意”,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层次感强,有益于数学核心素养中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的培养,这也正是立体几何大单元的素养指向。
赖志超老师参赛课题为《联系与转化——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关系》。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以数学软件ggb动态展示“空间图形翻折”的过程进行引入,整堂课包括:了解翻折(几何)问题中的主要变量、了解空间角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直线与平面间的垂直关系可以互相转化、讨论如何合理进行变量间的互相表示五个教学环节。在观察翻折过程中长度与角度的关系时,学生们大胆猜想、小心论证、思维活跃且严谨。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专注度高,有效促进了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发展。
化学组:聚焦新闻,学以致用
李晶老师的参赛课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复习》。李老师以具有争议的陌生物质——三聚氰胺为项目主题,通过对其结构、性质、危害原理和相关应用的讨论,引导学生用物质结构、有机化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化学学科关键能力。课堂设计环环相扣,活动精彩纷呈。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了完整的科学探究流程,经过讨论社会议题、搭建超大模型和收获欢笑与掌声,不知不觉间度过了难忘的40分钟。
生物组:探秘种群,发现规律
陈康丽老师以《种群具有一定的特征》选考复习课为参赛主题。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情境导入课堂,通过比较种群数量的不同调查方法、构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应用概念模型解释各种人口现象、分析人口普查关键数据等阐述国家人口政策的科学性。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内容层层递进,学生参与度高,在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完成了知识网络的构建与知识的迁移应用,最终实现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赵晨霞老师的参赛课题为《种群》。赵老师以鱼塘养殖情境引入,整节课围绕解决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种群数量的变化本质,种群数量波动的影响因素等问题展开。基于真实情境,分析理解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优化鱼塘养殖和捕捞模式,并结合高考题,完整构建种群知识框架,实现情境式单元复习。从而促进学生科学解释,简单设计和概念拓展等学科能力的提升。
杨礼想老师的参赛课题为《数字电路的应用》。通过计算机如何存储信息这一真实问题情境导入课堂,整堂课包括:了解计算机工作环节及如何处理储存信息、设计门电路稳定状态、设计门电路控制环节、电子电路触发器工作原理、触发器工作状态等五个教学环节。整节课情境连贯、脉络清晰,环节设计巧妙,问题设计精准,活动设计实用,物化能力、工程思维、技术意识、图样表达、抽象思维等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提高。
洪惠莹老师的参赛课题为《数字电路的应用—触发器在电子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本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电子设备指示灯的电路进行引入,包含:常见家电的指示灯功能实现、以自制动画中按钮与灯泡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功能探索、逻辑门电路的复习与拓展、两种普通触发器的信号变化、由或非门触发器联想至与非门触发器的功能五个教学环节。整堂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体育组:感受篮球魅力,创造青春活力
肖全根老师的参赛课题为《篮球交叉步突破》。肖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要求,注重“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整课堂包括:专项化的准备部分、一体化的基本部分、短而实的结束部分。整节课思路清晰、循序渐进,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使学生领悟到“运动不息,生命不止”的意义。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三尺讲台,见证了每位老师成长的轨迹。一次次地打磨,一遍遍地锤炼,才有了今天赛场上的精彩绽放。相信青年教师们会把参赛过程中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心态延续到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本次优质课比赛顺利落下帷幕。“水本无华,相荡而泛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此次比赛不仅为参赛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平台,也为其他老师创设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钻研探讨的互动机会。“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怀揣教育初心,不断钻研,不懈努力。我们终将:“满载一船星辉,在教育的斑斓里放歌”。
附:鄞州中学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结果(相同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文章来源:学术委员会,教科处;撰稿:申海娟(实习教师),李雯昕;摄影:钱彬
文科组
姓名 |
教研组 |
获奖等级 |
励超 |
语文 |
一等奖 |
黄明敏 |
英语 |
二等奖 |
洪丹琪 |
英语 |
二等奖 |
兰明灿 |
地理 |
二等奖 |
王芹 |
语文 |
三等奖 |
史俊伟 |
历史 |
三等奖 |
汪慕蓉 |
英语 |
三等奖 |
理科组
姓名 |
教研组 |
获奖等级 |
李晶 |
化学 |
一等奖 |
陈康丽 |
生物 |
二等奖 |
赖志超 |
数学 |
二等奖 |
肖全根 |
体育 |
二等奖 |
杨洁 |
数学 |
三等奖 |
杨礼想 |
技术 |
三等奖 |
赵晨霞 |
生物 |
三等奖 |
洪惠莹 |
技术 |
三等奖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