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科处|编辑日期:2020-08-31 12:32:05|点击数: |发布:洪伟源
一、千里援疆,缘起圆梦——记孙晓明老师援疆工作汇报
上午,正式开始。我校全体教职工在高二阶梯教室聆听了孙晓明老师的援疆工作汇报,感受他在新疆三年的奋斗史。孙老师将三年的经历娓娓道来,幽默风趣的语言引人入胜。
孙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新疆的概况。新疆古称西域,自西汉设立都护府开始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直至今日。因为期间有过保卫国土的战争,因此“疆”字是象征武器的“弓”字旁,而右边半部分则是体现了新疆山川和盆地的分布。此外,大家还一起领略了新疆特有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如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胡杨林、独库公路、喀纳斯等,令人心驰神往。
机缘巧合下来到库车二中,让孙老师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生活上,要适应与宁波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学习新疆的政治要求,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工作上,孙老师更是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做成了许多从没做过的事。到库车二中的第一周,就对学校环境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学校的现状,在援疆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一整套可行的方案,获得领导的认可与赞许。另外,在鄞州中学校友会的资助下,库车二中购买了28台显微镜,解决了学校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同时,孙老师还将“浙江名师网络工作平台”引入库车二中,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这样的事,孙老师还做了很多。除了学校的工作,在宁波援疆指挥部,孙老师也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推动援疆工作的推进。在他的分享中,我们不难看出高度的工作热情与专注,并为其克服家庭困难,坚守援疆工作岗位,努力把“三承诺一决心”和“四创四比”落到实处的精神感慨。
邱展峰书记充分肯定了孙老师这三年援疆工作的成果,并表示参与援疆工作是一种缘分,在援疆过程中,既圆了个人的梦,也圆了库车二中师生的梦,是一次成功的支教实践。邱书记强调:孙老师成功之处有两点最为突出,一是用心做事,二是乐观做事,值得每位老师学习。
三年前,他背起行囊,离家千里,却不辞辛劳。三年后,他载誉而归,收获满满,仍静心沉淀。三人行,必有我师。孙老师的事迹,无疑是我们身边最好的榜样,向他致敬!
二、应对疫情,文明对话——“疫情下的形势与热点问题”专题讲座
8月27日下午,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孔伟英教授为我校教职工带来了一场“疫情下的形势与热点问题”的精彩讲座。
“中美会脱钩吗?”“中美会发生战争吗?”孔教授在讲座伊始连发两问引人深思。随即,她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应对、中美关系与香港台湾等问题两个主题出发讨论疫情之下的国内外主要形势及其重点、热点问题。
谈及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应对的问题时,孔教授首先用一系列最新数据,指出疫情带给整个世界巨大的挑战。这考验各国政府应对治理能力和国民素质,也考验各国关系和外交能力。她同时指出,我国政府向内挖潜,坚持优化结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确保经济可持续性运行;人民也做好过紧日子、以收定支的充分准备,与国家站在一起。
在讲座过程中,孔教授对中美、中欧、中日、中俄关系变化如数家珍,在谈及“美中对局谁主沉浮”这一问题时,孔教授分析了中美政府应对贸易战、科技战、地域战等的不同对策。在中美关系起伏中,孔教授指出,这是国家利益关系的体现,归根结底可以推及至“文明的冲突”。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我们依然还是相信未来。”孔教授利用国际关系变化指出我们的教育也应当富有想象力与思维活力,创新才是教育的魔力所在。这不仅丰富了我校教职工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具体形势的认识,并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坚定了疫情之下为己为校为社会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