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本校新闻

校园信息 >>新闻信息 >>本校新闻

仲夏启梦,星耀鄞中—鄞州中学仲夏夜游园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校务办|编辑日期:2020-07-20 23:09:46|点击数: |发布:孙琳

(撰稿/媒体部 沈轩如)

当七月的热风拂过茵茵绿地,当炙热的骄阳照进青春悦动的心,学校的操场点亮了原本寂静的夏夜。7月19日,学校举行仲夏夜游园活动,融非遗文化宣传、爱心义卖、才艺展示、露天电影、自助餐于一体,给同学们一个难忘的夏夜,一次难忘的高中经历。

16时30分,同学们享用完毕食堂提供的特色自助晚餐,纷纷来到操场。风雨跑道上,学生会的各个社团部门快速占据有利位置,陈列买卖的物品,每个摊位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有手写的扇面、鲜花、自制明信片、手帐文具、动漫周边、手工饰品,还有同学们现场制作的小甜品,摊主们热情地招呼着前来购买挑选的同学。很快,聚集的摊位形成了热闹的小集市,同学们摩肩接踵,选购心仪的商品。


旁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区也被同学们围得水泄不通。此次进入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剪纸、金银彩绣、竹编、面塑、彩灯等。记者对金银彩绣和面塑文化的传承者进行了采访,在与金银彩绣老师的交谈中了解到,国家从2005年开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由政府推广。随后宁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早先在60年代,这些文化已在老百姓间广为流传,用于衣帽的织造。金银彩绣丰富了百姓们的生活,增加了收入,提升了生活水平,在那个时代,对人们具有特殊的意义。文革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金银彩绣甚至被列入禁止名单,不让其传播。文革结束后又重新兴起,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饰有了更多的新潮选择,金银彩绣制衣的传统渐渐没落。直到新时代国家对非遗的发掘和传承给予高度重视,金银彩绣结合现代的新式服才重回人们的视野,除此,它还成为了许多高端设计的重要制衣方式之一,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品。

非遗这般曲折的发展历程是几代甚至几十代匠人的匠心制造与优秀传承,才让其保留最初的样貌,以及制作方式。面塑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传承面塑的屈师傅很年轻,但实际上已经制作面塑20年了。面塑所表现的主要是具体人物,今天在展台上看到的有京剧人物、中国神话传统人物等。人物长十几厘米,但平均下来,师傅要花半个月才能完成一个作品。在与非遗的传承者们交流后,校长王贤明老师说:“我们讲求‘世界眼光,中国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国学精粹,这才是真正的‘国粹’。”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可以让鄞中学子了解国粹,切身体会其魅力,从灵魂深处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们所拥有和需要传承的中华文化。

傍晚18时,音悦社负责的才艺展示在草坪上的舞台已准备就绪。开场的是由音悦社成员编写的原创歌曲,编曲总历时八个月,展演筹备了近两个月,长笛、电子琴、小提琴等乐器的默契配合点燃全场。除了音悦社原先敲定的曲目演唱名单外,不少希望一展歌喉的同学也踊跃上台演唱。天色渐暗,同学们挥舞着手上的荧光棒,簇簇荧光汇成星海,在黑夜里自由浮沉,悦耳的歌声和雷动的掌声、高昂的欢呼声赶走了夏的炎热和夜晚的不安。

歌曲演绎结束后,许多同学还依依不舍地张望,远处大荧幕投放的电影《唐人街探案》又将他们吸引了过去。同学们有秩序地在前排围坐,因疫情7月20日电影院才将逐步开放,而鄞中的学子提前一天已经能大饱眼福,和亲爱的同学们围坐在草坪体验难忘的露天电影。

仲夏夜之梦,刻画在心中。本次仲夏夜游园活动舒缓了同学们在多场考试后的紧张压力,增进了师生间、同学间的友谊,为一学年的校园生活划上了完美的句点,向着新生活进行了展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