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洪伟源|编辑日期:2018-08-26 14:05:44|点击数: |发布:洪伟源
8月25日下午,来自宁波大学的李小红教授莅临我校开展了一次国学文化经典大讲堂。本讲座是我校博雅论坛学术交流系列活动之一。受到全校教师的一致好评。
整场讲座分为三个单元,即一说经典;二读易经;三借智慧。李小红教授提出了知识→文化→素质(修养)→智慧→境界(格局)的形成智慧的不同阶段,明白了掌握知识并不等同于拥有智慧,李教授强调要感悟生活从而获得智慧,提出古代人生命运口诀: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及避凶,十三逢苦要无怨,十四不固执善恶,十五荣光因缘来。除了对于生活的感悟还要学习和借鉴国学经典。
所谓“国学”,顾名思义指“一国固有之学”,是相对他国之学而言。即中国传统的学问,或者中国传统的学术。作为国学重要载体的经典,其特点有三:一则语言上,简洁隐晦,习惯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二则内容上,重道德修养和人生智慧。“内圣”即注重内在道德修养,努力做一个好人、君子乃至圣人;“外王”即兼顾外在事功,有功于国家社会。三则数量上,经、史、子、集,汗牛充栋。缘于此,读国学经典有讲究:一是读原文;二是重在“心”到;三是有取舍。
阅读诸子百家能够给我们不同的人生启示,从孔子那里,读到一颗仁爱心、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浩然正气以及平治天下的雄心;在荀子那里,读到一抹冷静、积极进取之心。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的追求。在韩非子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的勇气;在老子、庄子那里,读到一种超然、辩证艺术的人生观。总之,读经典就是与作者谈心聊天,读的是书,而品的是他们的人生态度,悟的是他们的智慧人生。
最后李教授对六十四卦的卦象以及卦辞进行了讲解,他参考了传统注疏,同时又力求将其通俗化、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易经》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为古老而又成熟的伟大经典。其内容涵盖天道,人道,地道,亦即要在天地之间让人类安身立命。短短两个小时,李教授为我校全体教师展现了《易经》无限宽广与丰富的世界,为教师们达到豁然开朗的人生境界提供理论指导。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