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特邀记者 郑义广 撰文 ●梁秉刚 摄影|编辑日期:2016-09-21 21:23:28|点击数: |发布:颜军岳
按照既定计划,9月16日,浙江省褚树荣语文名师工作室(语文树工作室)第七次线下学术研讨活动在我校如期举行。其时正值台风“莫兰蒂”过境,风雨交加,道路阻隔,但是包括《语文学习》三位编辑朋友在内的所有与会人员依然克服困难,准时赶到宁波鄞州中学。
上午十点半,会议由省语文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宁波市名师颜军岳老师主持。王贤明校长首先发表了亲切、简短的致辞,他向工作室带头人和各位编辑介绍了鄞州中学的办学历史、新校区规模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情况,让大家对这所宁波名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希望今后语文树有更多的活动在这里举办,欢迎老师们常来做客。
接着,褚树荣老师交代了本次线下活动的四块内容:《语文学习》编读座谈会、浙江省微课《写作微课程》制作任务和要求、《名师复习课》样章点评以及新课标学习讨论。
《语文学习》主编何勇先生高度肯定了宁波市读者和作者对于《语文学习》的一贯支持,特别是北仑中学赵盛成老师从1983年开始一直订阅《语文学习》,33年从未间断。宁波市作者的稿件质量高,尤其是褚树荣老师主持的《听课》栏目,发表了很多浙江省的教学案例,为教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他表示非常愿意和“语文树工作室”同仁一道“做不一样的事情,做别人取代不了的事情”。
褚树荣老师对鄞州中学热情周到的接待,对《语文学习》的充分信任以及各位老师冒着风雨赶来参加会议表示赞赏。然后,他跟老师们着重谈了四个方面的感想: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职业当事业。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社会转型期,各位要“不畏浮云遮望眼”,要有“士不可以不弘毅”“君子自强不息”的理想和激情,把职业当事业做。特级教师、名师、著述等功利的结果是事业的惯性力、附加值和副产品。我们正是因着这样的共同价值追求走到了一起,也只有共同的价值观才能走得长远。
2.要有明确的信念:改善教育从我开始。如今教育领域“乱花渐欲迷人眼”,处在急剧变革的时代,语文教学既要立定脚跟,又要顺应潮流。语文课程的目标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目标,教学从师本走向生本,阅读教学从基于教材的单篇教学走向基于课程的专题学习,写作教学从文体写作能力训练走向情景写作的任务驱动。这些变化要依靠一线老师,我们是很重要的一群人,没有我们的改变,教育无法改变。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来改变教育的状貌,要有改变“教育天下”的情怀,要有筚路蓝缕、当仁不让的精神。
3.寻找有意义的载体:通过项目提升自己。学科带头人要和专业机构和人员整合优势,提炼攻关项目,不能空喊口号。要把理想落实到行动中去,运用项目建设这个抓手,精耕细作,通过点滴而深入的努力来改变教育的某些方面,也借此形成自己的特色。
4.要有专业的愿景:改变学生的学习。改善教学生态从改变和促进学生学习开始,从改善工作小环境开始去扩大专业辐射力。对自己要有更高的期许,发表文章、拍摄视频、甚至出版书籍只是我们前进中的副产品,不能急功近利。要坚信,今天我们所做的事情跟“无尽的远方和无穷的人们”相关,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来。
下午,褚树荣老师就浙江省名师工作室的专题微课系列《写作微课程》及《名师复习课》的价值定位、内容安排、体例设置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十分细致地解说与布置,要求负责的各位带头保质保量按进度完成省教育技术中心的任务。
随后,《语文学习》编辑部张少杰主任和易英华编辑组织大家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编读交流会,老师们对《语文学习》在市场化大潮下的学术坚守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工作室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有着许多令人难忘的收获与感动。
王贤明校长致欢迎辞
浙江省特级教师褚树荣老师正在作学术论坛
《语文学习》主编何勇先生正在发言
学术研讨现场
参观校园
合影留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