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本校新闻

校园信息 >>新闻信息 >>本校新闻

我校颜军岳老师荣获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文学课堂”展评决赛全国一等奖

来源:王楚|编辑日期:2015-10-18 18:55:51|点击数: |发布:王楚

窗外秋光明媚,文学课堂相伴。2015年1015日至17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指导、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文学课堂”展评决赛在山东泰安隆重举行。我校颜军岳老师凭借新颖的“文学课堂”理念和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从全国初高中20节语文文学课堂中脱颖而出,执教日本作家志贺直哉清兵卫与葫芦》一课荣获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文学课堂”展评决赛全国一等奖,同时被授予“全国十佳文学教师”荣誉称号。

本次“文学课堂”展评在各省市教科院(教研室)、各地中语会和校园文学研究会理事单位的推荐审核下,经过数月征集评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参加了决赛。本次展评决赛是通过个人申报、鄞州区教育局审批,我校颜军岳老师作为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审核推荐的全省唯一的代表参加全国决赛。根据赛前抽签结果,颜军岳老师于10月15日上午作为第一位参赛选手执教展示外国经典小说《清兵卫与葫芦》一文,一展文学教育教学的魅力风采。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学生清兵卫异常热衷葫芦,却在父亲和教员的双重压力下被迫放弃葫芦的故事。颜军岳老师本着“于细微处见神机”的教学设计思路,紧紧围绕着“清兵卫热衷葫芦”这一核心情节进行文本细读。本文被编选进高中教材外国小说中的“情节”专题。课堂上,颜老师以“聚焦情节”为抓手,通过“清兵卫热衷葫芦?”“清兵卫热衷葫芦。”“清兵卫热衷葫芦!”三个纬度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领略志贺直哉这位“小说之神”的神来之笔。随着阅读的深入,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关注到了情节的跌宕起伏,颜老师顺势抛出了“小说摇摆”这一知识点,因为有先前的阅读体验,同学们很自然就理解了“小说要极尽摇摆之能事”。小说之所以能摇摆起来,是因为小说设置了矛盾冲突——清兵卫喜欢周正平凡的葫芦,父亲喜欢又长又大造型奇特的葫芦,教员不喜欢当地人把玩葫芦的风气,而这一冲突是作者精心铺垫的结果。颜老师用摇摆、冲突、铺垫三个关键词将小说抽丝剥茧,带领着同学们真正读懂读透文本。最后颜老师的那一句“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自然且巧妙地将小说的情节分析走向了小说主题意蕴的深入探究。此时的同学们都已不再局限于初读文本时的感受——认为小说就是简单地批判大人扼杀孩子兴趣,而是有了更多课堂生成,有了更深的思考。整节课,同学们或自由讨论、或角色扮演朗读、或分享自己的观点,氛围热烈,思考深入。

课堂中,颜军岳老师通过现场板书记录了课堂学生发言的精彩词语,同时运用了精巧的多媒体课件,将文本中以“葫芦”为情节的内容像珍珠一样的串联起来,巧妙地构建成一只形象的“情节葫芦”模型,更彰显了语文课堂的本色。从容且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获得了在场听课老师们的好评。教师“贴着文本教”,学生“贴着文字学”,品味经典,常读常新。课堂中现场生成自然且亮点闪现,为大家带了课堂的精彩与惊喜,从而赢得了专家评委、观众评委和听课老师们的一致掌声。课后,还进行了每位展评参赛选手每人五分钟的文学课堂说课展示。近千教师观摩听课,是一场精彩纷呈、意义深远的语文课堂教学盛宴。

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文学课堂”展评大赛旨在总结交流广大语文教师文学教育的先进经验,探讨文学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为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推举、引领、培养富有深厚文学素养与文学艺术魅力的全国新型优秀语文教师,让语文教学焕发出文学的魅力。文学课堂力求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作为主体,运用教师授予的方法提问、分析、解读文本,激发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本阅读的科学方法。此外,为了保证公正公平,组委会经过现场听课、评课合议,专家评委投票和现场听课教师代表投票相结合评选出获奖等第。

颜军岳老师在本次“文学课堂”展评决赛荣获全国一等奖,充分展现了我省中学语文教学的风采和实力。此外,鄞州区教育局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还被授予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文学课堂”展评伯乐奖。

 

        颜军岳老师正在进行文学课堂“现场授课”——《清兵卫与葫芦》


 

            颜军岳老师正在进行文学课堂“现场说课”展评

 

  颜军岳老师正在与山东泰安二中高二(10)班的同学们在文学课堂上互动交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