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教育新闻

校园信息 >>新闻信息 >>教育新闻

为人才管理的“去行政化”叫好

来源:河南日报|编辑日期:2010-06-17 08:43:20|点击数: |发布:45

  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正式出台,《纲要》提出,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人才管理上的“官本位”和行政化误区,滋生出种种不利于人才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现象:学术成果由行政部门考评定级,学术研究的项目资金、基金的分配以及项目评估、验收的权力掌握在行政机关手里,学术管理缺乏自主规范。

  孔老夫子“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不仅给自己找到了从政的理由,也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入仕情结提供了坚强的理论基础。这在知识门类不多,容易出现全能型人才的古代,具有一定进步意义,而在知识结构迅速扩展,知识门类不断细化的今天,专业性人才大多数并不同时兼有行政管理的能力或者精力。

  有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称的钱学森对人才管理的行政化、“官本位”有着清醒的认识,回国后,他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副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然而他说:“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成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首任院长后,大量的行政事务使他无法专心技术问题。于是,他果断地写了辞职报告。钱学森70岁以后,就不断地写辞职报告,要求辞去各种职位。

  学术行政化、学者官员化确实已成为当前人才管理的缺陷,庆幸的是,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纲要》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的错误思路,要求探索建立与现代科研院所、现代大学相适应的人才管理制度,思路坚定明朗,令人欣喜,让我们为人才管理的“去行政化”叫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