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教育新闻

校园信息 >>新闻信息 >>教育新闻

浙江名师点评今年高考试卷

来源:中国宁波网|编辑日期:2010-06-10 09:03:10|点击数: |发布:45

点评老师

  湖州中学特级教师羊刚

  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特级教师周红阳

  语文

  整体难度仍与去年大致相当。有以下特点:

  坚持能力立意

  “语言文字运用”前4题,延续了贴近当代生活、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风格。1、2、3小题取材均为生活中常见、常用而又常错的词语,着重考查学生在语境中辨识音、形、义、用的能力,第4小题辨别语句,解答的必要前提是对语句结构和语意作具体分析,简单套用病句类型则难以如愿。

  后3题为主观题。第5题语料表意清晰,中心句却难以寻觅,能测试考生真实的语言“压缩”能力。

  第6题最具光彩,题干有4句话,句句都不虚设。

  第7题提供世博园“零碳馆”的介绍材料,要求据此拟写组织参观的“海报”,与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需要完全吻合。

  命题有创意

  第5题用“拆拼汉字”的方式,来考查“仿写”,不仅充分体现了命题的匠心,彰显汉字独特魅力,还能有效检测考生的运用能力,当然,顺利完成解答会有一定难度。

  如“古诗鉴赏”,第22题强化了鉴赏能力和考查重点。

  “《论语》评价”考题,要求在理解欧阳修名言的基础上,写出“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巧妙融合了理解、识记(默写)、评析等多种能力的考查。

  第16题的“成长感悟”则属于“个性化阅读”,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探究”题。

  “刷新”阅读指向

  “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节选自《我们与父亲》,系名副其实的当代散文,告别了连续几年选用的外国小说文本,这将是命题专家发送给我省中学语文教学界的一条“温馨提示”,有助于“拨正”近年“迷恋”外国小说的急功近利偏向。

  文言文阅读材料出自《魏书·胡叟传》,选文的出处跟往年一样“难猜”,能有效地消解“押题”的时弊。跟去年议论成分偏多的《宝绘堂记》相比,今年回归“人物传记”主流,以记叙为主,线索清晰,语境明朗,考生更容易理解。

  《论语》阅读题的刷新,主要体现在形式上,考点并没有实质性变化。

  “激活”理性感悟

  采用考生驾轻就熟的标题作文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角色转换之间”与“角色转换”并不等同,既不能专注于“角色”,也不可纠缠于“转换”,命题的亮点和写作的“出彩点”落在“之间”二字。

  如何理解和把握“之间”,便是审题细粗准偏优劣高低深浅之关键。“之间”可以是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一方或大或小的空间存在,一些或喜或忧的生活经历,一个或浓或淡的情感故事,一种若隐若现的社会现象;也可以是一种体验,一种氛围,一种姿态,一种认知,一种影响,一种感悟。一种意识,一种见解,一种思考,一种思想,一种人生,一种文化……

  无论怎样立意和构思,从“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文化”层面进行定位和表达,凸显“理性”品质都是写作的重中之重。

  点评老师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尚可

  杭州第十四中学特级教师马茂年

  杭州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李惟峰

  数学

  在稳定中前行

  1.题型不变,题量稳定。文、理数学卷延续了以往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10+7+5”的题数结构,保持了题型、题量的相对稳定,各题分值也相应不变。

  2.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文、理数学卷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为命题出发点,全面覆盖了数学的基本内容,重点内容常考常新。试卷中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围绕“双基”设计,解答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以及函数导数等核心内容。

  3. 层次分明,多题把关。文、理数学卷保持往年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方式,分布设问、分散难点、多题把关。各类题型起点难度较低,由浅入深。理科选择题中便有第1-6、7-9和10题这样明显的三个难度的层次递进,填空题和解答题中也有类似体现。

  在变化中创新

  1.题目设计,不拘一格。试题的选材和设计令人耳目一新,在保持常规内容和方法题目的同时,极具匠心地设计了如理科第10、14、17、19、21、22等一批立意高远、思路开阔、情景公平,数学语言形式化程度高、数学思想方法等内涵丰富、设问角度新颖鲜活、解答灵活多样的创新试题。这些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水平和综合数学素养。

  2.能力考查,步伐加大。许多题目保持了试题规范、表述清晰简洁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数学语言的形式化特点,这对数学语言的阅读、理解、转化、表达等能力要求很高。如理科第10、14、22题,文科第19、21题等,数学形式化程度高,需要较强的数学阅读与审题能力。

  绝大多数试题以简单的问题、常见的背景、基本的方法呈现,考查运算、空间想象和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如理科第10、17、22等题,对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的考查浓墨重彩,淋漓尽致。

  再如文科第15题、理科第15、16题,尤其是第21、22等题,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能力,需要理性思维的抽象力及对数学本质理解的深刻性,数学工具运用的熟练性。

  3.应用问题,名副其实。以往理科都是以概率统计题来代替应用题,本卷的概率统计题首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应用题,问题简单、情景新颖,而且回归概率的初始意义和方法。文科第16题从一熟悉的背景出发,编制了背景公平的实际问题,并以小题的形式出现,减轻了学生应用题的压力,很好地把握了应用题的度。

  通览全卷,试卷在题型、题量、结构、内容分布、重点知识、文理差异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在试题的选材、情景、设问、表述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创新意识鲜明,深化能力立意,突出数学内涵。

  点评老师

  杭州十四中学特级教师邱锋

  杭州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胡跃波

  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葛炳芳

  英语

  试卷难度总体与去年相当,特点如下:

  关注现实生活,强调综合素质

  试题选材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十分关注现实生活和考生的亲身经历与情感体验,关注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和人文素养。例如阅读理解A篇是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探讨,B篇是租房指南,E篇则是购买数码相机的经历。

  试题除了强调基础性,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外,更关注在语用层面的考查,不仅测试考生在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方面的能力,更重视检测考生概括、总结、提炼和发散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关注时代话题和思维层次

  单项选择题继续强调语用功能,关注创设语境,考查基础知识,关注新增词汇的考查,也不回避重点词汇的考查。另外,高中教材中词汇较之以往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完形填空对考生的语言知识、语篇能力和词汇量均有较高的要求。考查的要点集中在动词和名词的词义。

  阅读理解由五个语篇和一则任务型阅读组成,涉及情感故事、科普文章、生活经历等,阅读量大,难度略高于去年。

  A篇讨论家长如何认识并尊重孩童幼稚行为背后的童趣和梦想。B篇是一则应用文,介绍去伦敦求学的租房指南。C篇是科普类短文,讨论“多重任务处理(multitasking)”即“一心多用”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的科学原理,与日常生活相关度大。D篇通过城市公园的消失和人类大兴土木讨论,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环境恶化过程中人为因素的担扰和感慨。E篇涉及现代消费心理,通过作者购买数码相机的经历,说明产品更新过快,消费者无所适从的现象。

  任务型阅读部分提供了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案例,要求考生根据Peter等人的研究兴趣进行推荐。

  试题主要考查考生检索信息、筛选信息和综合信息等方面能力。对思维要求层次较高或要求考生进行评判性阅读的设问较多,推理判断题占了5题,考查主旨大意的有2个小题,词义推测1题。即使是有的细节题,也不只是理解字面意思就能解题的,还要求考生进行深层的理解,了解词里行间的含义,并进行综合分析,如第48小题。

  短文改错较去年难度略有下降

  “餐馆奇遇”,考查要点涉及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冠词、代词、形容词、连词等。

  书面表达以班级“每周之星”为背景,要求考生写一篇100~120个词的短文。该话题贴近学生校园生活,让学生有话可写,也有适当的发挥空间。

  从今年的英语试卷看,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更关注语篇,扩大词汇量。

  阅读教学中仅仅有语言和词汇教学是不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选择适合学生又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欣赏性和思想的语言材料,认真解读教学材料,研究阅读教学的根本问题等就显得更加重要。

  点评老师

  浙江省学军中学特级教师陈进前

  浙江省富阳中学特级教师董君

  化学(理综)

  试题有三大特色:

  突出化学学科特色

  如第8题,在元素周期律的推理判断能力的考查中渗透了结构、性质和用途等基础知识的考查;第10题,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