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教育新闻

校园信息 >>新闻信息 >>教育新闻

抗震救灾也是生动的课堂

来源:中国教师报|编辑日期:2010-04-22 08:04:43|点击数: |发布:45

  经历灾难是人生深刻的一课。参与救灾、进行自救是最生动的教育。

  由于举国动员、快速救援,青海玉树灾区很快由当初的惊恐、紧张转变为有序救灾。奋力救人的故事比比皆是。其中尤其感人的是发生在校园里的救人义举,以及学生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的故事。

  据央视报道,青海省交通医院先期收治的14名伤员,多数不懂汉语。陪奶奶来的小学四年级男生丹增开周成了医生、护士的小翻译。通过电视画面,人们看到从地震发生次日起,当地越来越多的初高中生加入志愿救灾。第二民族高中16岁的高一学生拉巴朋措家里十几位亲戚遇难,但他还是联络了5名同学参加义务救灾行动,接受多年的双语教学也派上了用场。在结古镇,经常可以看到十几岁的孩子在帮助各地赶来的救援队发放物资,支帐篷,给医生、护士当翻译。玉树的孩子们在经历生死劫难后,更为深刻地领悟到生命的含义,孩子们一下子长大了。

  与此同时,他们还感受到人间大爱,感受到祖国、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力量。胡锦涛总书记提前回国赶到灾区,看望孤儿学校的学生们,轻声抚慰疗伤的女孩。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告诉大家救援的大部队很快开到。源源不断的救援部队,训练有素的专业搜救队伍,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都使当地群众迅速建立起信心。对于孩子们来说,平时在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老师讲的道理一下子变成了现实。这就是最具体的祖国形象,就是能亲眼看到、切身感受到的民族大家庭。

  让孩子们受到教育的还有周围的人。大难临头,香港义工黄福荣脱险后又返回险境,为救师生而牺牲。闻讯最早赶到的救援队伍,手挖肩扛,夜以继日。玉树高原缺氧,气候寒冷多变,外来的救援人员很多人适应不了,倒下一批,顶上一批。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面,教育效果胜过多少节课。当地的中小学生在感动之余很快反应过来:我们能做什么?学生们在家长的支持下纷纷走出家门,“既然活下来了,就要去帮助别人”。各地师生踊跃捐助,慰问电函雪片般飞往灾区学校。师生们都上了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课。

  抗震救灾是危险、复杂的工作。中小学生的参与要本着力所能及的原则,要以保证安全为前提。孩子们还未成年,灾难也给他们的心灵造成创伤。他们在参与救灾、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得到心理辅导和治疗。按照中央抗震救灾的部署,救治师生、重建学校、尽快复课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玉树的师生要坚强,全国人民和你们在一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