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师报|编辑日期:2010-04-05 08:24:24|点击数: |发布:45
现代基础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升学的预备教育和走向社会的指导教育三者的统一。人生的奠基教育是重中之重,不能重在为了使学生竞争上大学,而要重在为孩子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普及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但由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教育改革的延误,优质教育资源匮乏,以及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和教育评估错位等各种主客观原因,使得“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特别是近些年来的恶性发展,引爆了教育上的“魔鬼盒子”,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1.把单纯追求升学率(特别是上重点学校的升学率)推向了极端,从而把孩子们从小就捆绑在应试教育的战车上,违反教育规律,摧残青少年和儿童。即使是其中的优胜者,在应试教育中形成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心理心态,对培养创新人才也是负值。
2.引发了各级学校争夺优质生源的大战。
3.破坏了教育生态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马太效应”强烈。使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短期内难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4.引起了家长们的恐慌,把大量家长卷了进来。应试教育火趁风势,风助火威,越演越烈。教育中的腐败现象随之泛起。
5.同“政绩”、“教绩”等挂钩,使应试教育不断得到人为的强化。
在这种态势下,一切有良心、良知、良能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怎么办?中国基础教育科学发展之路究竟在何方?何时才能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些问题到了必须清醒地认真地思考的时候了。
应试教育打出的旗号是“升学”。如果我们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不搞应试教育那一套,但我们也不怕考试(当然考试也必须改革),那我们就能彻底战胜应试教育。我很希望我们商丘市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有胆识,有志气,有作为,在一个市的范围内率先创建出一个素质教育的高地,走“不搞应试教育,但也不怕考试”这条路。只要大家同心干,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努力,是一定可以取得成功的。
为此,我想谈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 要实现教育思想的时代超越:从“愿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到“愿天下子女都成才”。
二、 广开学路,广开才路,广开就业和自主创业门路(简称“三开工程”)。不拘一格育人才,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三、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按照现代教育的要求稳步进行基础教育的重构。
(一)按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儿童、青少年的特点,营建新世纪的“根苗工程”。
(二)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取我国传统教育和西方教育之长,去两者的弊端,走“以我为主,融合创新”的教改之路。
(三)在学生中建立“比进步,展亮点,争上游”的教育模式。
(四)树立“红杏出墙”与“弱苗促壮”交相辉映的教育价值观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育评估体系。
四、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五、进行实实在在的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研究,卓有成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要把爱、严、教育教学得法三者统一起来,实现教学互动、死活结合、因材施教三原则。(死活结合的要诀;该死的死,该活的活;先死后活,死中有活;死活有度,两者结合;因材施教,不拘一格)。
(二)运用“少而精统帅多而广”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建立牢固的“根据地”与广阔的“游击区”相结合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 “举一反三”的悟知能力。
(三)研究和制定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路线图”。基本上是三段式:“启蒙”—“上路”—“学飞”。小学低年级主要是启蒙教育,这是学习的“入门”。中高年级“上路”了,要使“爱学习、会学习,爱思考、会思考,爱活动、会活动”成为拉动优质教育的“三驾马车”。到了中学阶段,就要贵在“教鸟学飞”。以人生教育导航,使学生懂得珍惜、懂得自强、懂得责任,能够立志、好学、奋斗(人生三宝),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管理。
六、抓好教师队伍的“师魂”、“师能”和“师风”建设。
青少年和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教师是希望中的希望。一个好教师就是教育上的“一片绿荫”。
师魂: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教好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师能:要“诗内功夫”与“诗外功夫”并重。
师风:行为世范,身教重于言教。
热情支持教师的教改实验和创新精神,组织教学改革的“志愿军”。
“示范校”和“重点校”要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实验学校和素质教育的“带头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