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编辑日期:2010-01-11 09:21:09|点击数: |发布:45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并逐步实现更大范围、更高程度的均衡,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新年伊始,教育部发布的第一个关于基础教育的文件,即是部署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号召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动员令。教育系统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这个战略目标上来,形成合力,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目标和任务。既要深刻认识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要看到它是“以人为本”办教育、科学发展办教育的迫切需要,更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清醒认识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基础上,坚持两个“重中之重”: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朝着实现均衡发展的既定目标和任务努力。“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是我国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总目标和总任务。这个目标既体现了较高要求,又体现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各地义务教育发展的规划、措施,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 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突出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环节。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县域内实现均衡为工作重点,通过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加大培养培训力度,为均衡发展提供人力支撑。要更加关注内涵发展,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时优先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要更加关注全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保障,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针对阶段性总目标提出具体目标和任务。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做到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老区、边疆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必须努力做到推动区域内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并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 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划和布局,要基于对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的科学判断,要适应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科学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模、层次和速度,科学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城市优质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共同发展提高的有效路径。 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让更多学生享受高质量教育,让人力资源强国梦想早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美好前景激动人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在各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动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努力提高办学水平,教师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系统要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实现两个阶段性目标,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