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

教育新闻

校园信息 >>新闻信息 >>教育新闻

河北六万人冒雨求职 八成毕业生接受基层就业

来源:郁海平|编辑日期:2009-11-04 16:34:26|点击数: |发布:45

  昨日(1日),河北省一年一度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暨全省人才交流会”在卓达星辰国际会展中心北广场如期拉开帷幕。尽管春寒料峭、细雨蒙蒙,用人单位还是早早到场布好了展位,毕业生们的求职热情丝毫不减,为了和招聘者更好地交流,他们纷纷收起手中的雨伞,冒着风雨,奋力向前以图赢得求职先机。

  求职毕业生“尽人事听天命”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乎每家招聘摊位前都围起了层层人墙。而河北烟草商业系统、三鹿集团、长城汽车、华药集团等知名单位的招聘展位前更是人头攒动,密不透风。为避免拥挤混乱,有关人员不得不指挥应聘学生排起了十多米长的队伍。

  法律专业毕业生小刘在河北烟草商业系统长长的应聘队伍中,手持简历耐心地等待着,她告诉记者,这两年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相当困难,烟草系统工资高、福利好,自己也完全符合其招聘职位的基本要求,一定会好好表现,给招聘人员留个好印象,争取获得下一轮面试机会。

  记者还注意到,由于会场内招聘单位达800多家,一些求职者担心错过任何一家用人单位,在会场转了一圈后又决定折回头再走一遍,以“查漏补缺”。一些结伴而来、同专业的求职者,互相询问在哪家单位投了简历后,便行色匆匆地去寻找那些单位,一定也要投上简历才放心。用他们的话说,“简历是否有回音先不去管,但一定要把在招聘会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

  唐、秦、沧临海企业求贤若渴

  紧扣“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主题,此次招聘会上,唐山、秦皇岛、沧州等临港经济区的企事业单位抛出了大量工作岗位,三市招聘团的条幅在招聘现场显得分外显眼。大会主办方表示,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将积极为临港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唐山市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王得利告诉记者,唐山市来到大会现场招聘的用人单位有14家,还有60多家单位委托市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此次招聘会不仅要为唐山紧缺岗位招揽人才,还要为企业今后的发展进行足够的人才贮备。这些单位共提供工作岗位近千个。包括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唐山世佳电子有限公司、唐山宝泰钢铁等重点项目单位的人才需求,也包括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的招聘信息、唐山市研究生人才需求和唐山人才市场派遣信息等。

  据河北省人才市场统计,唐山、秦皇岛、沧州三市参会企业共63家,提供就业岗位1500多个,吸引了大量人才的目光,老家唐山的李梅就告诉记者,一直就想回家乡就业,但却一直没有合适的岗位,这次招聘会上他收获颇多。

  市场营销类人才走俏“才市”

  和以往的招聘会相同,市场营销类人才依然是此次招聘会的宠儿。国企、民企,省内、省外及大中小型各类招聘单位都提供了几个至几十个市场营销岗位;记者采访中,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也纷纷表示,如果不特别挑剔,找份工作不是很难,就业形势并不像其他人所说的那么严峻。

  深圳海洋王投资发展公司占据了招聘会上的多个展位,他们要在此次大会上挑选数名优秀的营销人才。10名招聘人员一丝不苟地站在摊位前,查看着应聘者的简历,在热情地交流中测试着应聘者的各种能力。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刚刚在石家庄设立服务中心,急需一批优秀的营销人才,只要做出业绩,公司就承诺提供满意的薪水和福利保障。整个上午,该公司的招聘人员一直站着和求职者交流,没有丝毫倦怠,其求贤若渴的姿态可见一斑。

  河北省人才市场有关人士分析营销人才走俏的原因时表示,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在日益增长,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求职者对营销类工作存在偏见。营销人员的薪水由低廉的底薪和变化性很大的提成部分构成,短时间内,营销人员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难以得到相匹配的收入,这就使得部分求职者在试用期尚未结束时便“临阵脱逃”,失去了继续在营销类职位上发展的机会。他建议对营销感兴趣的毕业生不妨大胆尝试一下营销岗位,这个岗位门槛低,只要克服一时薪水较低的痛苦,坚持不懈地了解市场、掌握一些技巧,时间长了就会游刃有余地完成工作,拿到理想的薪水。

  专业对口牵绊硕士生求职

  在招聘会求职大军中,不乏一些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和本科、专科类的同场求职者相比,尽管他们具有学历优势,却纷纷表示,求职效果并不理想。

  河北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专业的硕士毕业生路杨,是河北省第一批食品安全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她告诉记者,全国范围内,食品安全专业人才都是最紧缺的人才,但奇怪的是招聘会上并没有用人单位招聘这一专业的毕业生,要想找份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

  路杨说,会上很多用人单位为研究生提供的岗位根本不需要具有研究生学历,本科生足以胜任,研究生去这样的岗位是一种浪费。还有的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专业限制太严格,即使是研究内容有很多交叉的相关专业也不可以。路杨认为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更窄了,这就使得研究生更难找到合适的岗位。

  记者从研究生人才的需求单位了解到,尽管参加了多场招聘会,但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创新教育等某些专业的研究生还是招不到。对此,毕业生路杨认为,用人单位不妨和高校沟通一下,一些用人单位所列出的专业,全国每年都没有多少毕业生,在了解到相关专业所学内容后,不妨将招聘条件放宽些。123456

  独家调查

  基层就业渐受青睐

  问卷调查 凸显毕业生求职心态

  “2007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暨全省人才交流会”昨日(1日)拉开帷幕。

  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些求职心切的毕业生的想法,记者现场发放30份问卷进行了随机调查。接受调查的30名学生中,有3名硕士生,18名本科生、9名专科生。他们中有8名来自省外院校,其余均为省内院校的本、专科学生。涉及到的专业文、理、工皆有。

  根据调查结果,记者专门采访了河北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林志淼、就业部门相关负责人等专业人士,他们表示,随着就业难题的重复出现,如今大部分毕业生的求职心态都在渐渐趋于理性,就业理想更为务实,对就业的看法也更多样化。

  基层就业:八成毕业生可以接受

  提问:政府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举办了“三支一扶”等活动,对此,有什么看法?

  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在基层就业能否缓解就业形势方面,有24名学生表示能缓解,有6名学生表示不能缓解;在是否愿去基层就业方面,有8名学生表示愿意去,有15名学生表示只有在城市实在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才会去,有7名学生表示即使待业,也不会去基层工作。

  调查:“我从农村来,要回农村去。我爸爸就是乡镇干部,对基层很有感情,他认为下乡锻炼是很有价值的,我的家人也都非常支持我。”家住藁城的王军告诉记者,找工作对他来说并不是问题,但他仍然觉得如果能经过基层的锻炼后再回城市,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毕业生虽然都表示能接受基层就业这种就业形势,但对他们来说,基层就业目前基本上还只是一个就业跳板。河北大学小郭的一句话正好道出了基层就业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是不能接受,而是难以真正付诸行动。”

  点评

  :林志淼处长介绍说,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就业,可以说是目前的大环境,西部就业、“三支一扶”、就业见习、农村教师特岗等等活动都是为大学生基层就业铺路,配套政策也是比较完善的,对大学生来说确实是难得的实践和锻炼机会。但是,从目前的整体情况看,大学生实际到基层就业的还是少数。

  自主创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提问:毕业后是否愿意自主创业?对自主创业了解多少?

  统计:在调查中,对创业很感兴趣的学生有6人,对创业毫无兴趣的有3人,对创业有一定兴趣,但不会毕业后马上创业的有21人。

  调查:在采访中,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不是不愿意自主创业,而是不知如何自主创业。来自河北科技大学的李峰告诉记者,他读商科的哥哥其实就是自主创业的,“他临近毕业的时候,和我现在一样遇到了就业难题:高不成低不就,反反复复地参加了几十场招聘会,终于动起了自主创业的念头。”李峰说,即使有哥哥做榜样,他仍然不敢轻易尝试,“并不是什么人都能从事个体经营的,要懂的东西太多了。”李峰的顾虑道出了所有期待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们的心声。

  一位计算机系的毕业生告诉记者,在大学的时候他曾开过各种店,但现在真正要自己干,还是觉得程序太过复杂,“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了解都不深,更何况是经营?难度在于缺乏了解的途径。”

  点评

  :林志淼介绍说,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并不太乐观,大部分大学生的期望值和观念都没有改变,没有意识到这些趋势。123456

  就业趋向:首看发展前途

  提问:找工作最看中哪些因素?薪酬、发展前途或签订劳动合同、是否稳定?

  统计:据统计,21名被调查者将发展前途作为找工作的最重要的因素,6人将有劳动合同、三险一金,稳定有保障作为找工作的首要因素,仅3人找工作时将薪酬放在第一位。

  调查:不考虑薪酬几乎是如今大学生就业的共同特点,在昨日的招聘会上,大部分毕业生们在与单位洽谈时都几乎不会谈到薪酬问题,“只要不是太过分,只要工作适合我,我是不会太在意有多少钱的。”山东农业大学的小邹说,最好能找到既适合自己又稳定的工作,否则只要有前途没有多少钱她也是非常乐意的。但当记者问及目前“零薪金就业”的求职现象时,受访的学生们均表示不会谋求零薪金就业。

  点评:

  不考虑薪酬应当说是大学生就业趋于理性的表现,对于大学生来说,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