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郁海平|编辑日期:2009-10-30 15:13:44|点击数: |发布:26
大学生就业存在认识偏差
在对大学生拥有的实干精神、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团队精神、工作责任心、竞争意识等6项品质调查中,用人单位最注重的是前三项,但毕业生自我评价最吸引单位的品质前三项为工作责任心、敬业精神与实干精神。
调查发现,现在用人单位最重视的是社会实践、言谈举止和性格,而多数毕业生更为看重的计算机和英语水平、担任学生干部情况、学校评语等因素则相对被用人单位所忽视。学生个人性格又因职位而异:营销类的喜欢热情,文秘类则喜欢细心,但总体上对交际能力与协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出乎意料,如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也很高。不少用人单位抱怨,一有加班加点,一些毕业生就喊“身体吃不消”。因此企业非常看重他们的身体承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多数大学生却认为获奖情况更重要,身体素质被排在最后。 (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刘青松)
别总让大学生去挤“赶集式”招聘会
新华网济南3月2日电(记者张晓晶)春节过后,一些地方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又出现了火爆场面。这些招聘会看起来人山人海,红红火火,但真正从会上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并不多。“赶集式”的招聘会对学生来说犹如鸡肋,政府和学校应该为大学生求职搭建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平台。
教育部将建立人才需求监测预报制度
记者1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门将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制度,定期发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高等学校及时设置、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培养满足国家经济社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
如何完善女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
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正平等的竞争环境,保证男女毕业生都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
上一篇:
下一篇: